古樸的青銅宮燈一一點起,玉霄天府中綻放屬於燈火的朦朧景觀。若隱若現的銀月在雲霧中俯瞰世間。
軒榭樓台林立,白色的玉石地麵在殿宇之下映射著宮燈的闌珊燈光。
玄與恭玉此刻已經落座養生殿中,養生殿,顧名思義就是調養生息的殿堂,是恭玉在玄沉睡期間命人精心建造的一座大殿,在玄蘇醒後,這座大殿就被賞給了玄,作為他的私殿。
沒有恭玉的命令沒有人敢私闖養生殿,也沒有人會。
恭玉並沒有子嗣,據說是因為仙魔大戰他的愛侶在大戰中為了掩護他從仙界突圍而犧牲了自己。
自那以後,魔界就再也沒有傳出有關恭玉的感情私事。
恭玉身為一方天主,更是位居親王,是當今魔帝陛下的結拜二弟,在仙魔大戰中立下汗馬功勞,魔界有三分之一的領土都是在他的帶領下從仙界手中奪回來的,讓更多的族人從東域的荒蕪之地重新回到了昔日的故土。
作為恭玉的義子,在玉霄天之中,玄的聲名不同於義父的武功而是文成。
在恭玉的引導下,玄並沒有能夠在體內種下魔種,也就失去了問道的資格。
但是玄並沒有因此自暴自棄,相反,玄反而選擇了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聖人之路。
玄遊曆天下,拜訪名師,因為其是恭玉魔帝義子的身份,百家名師無不開門迎客,傾囊相授。
兩年的時間,玄憑著自己的努力和天資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達到了別人一生也或許達不到的境界——文先。
大儒五境——通儒,先凡,文先,大儒,儒聖。
大儒之道和魔界的主流之道相悖而行,魔界之道走的是剛猛之道,一招一式講究殺敵傷人,這是魔界與仙界的血海深仇而演變的民風。
而大儒之道卻是反其道而行,先修煉內心,尋求心境豁達,修煉自身正氣,以自身之浩然正氣降敵,不以兵屈人。
兩年的時間,玄由一屆白生突破到了文先的境界也著實令恭玉吃了一驚,身為一方天主,恭玉又豈能不知道大儒之道入道之難,光是一顆赤子之心就在天下九成的人都攔在了門外,更不要說,修行這大儒之道的過程更是繁瑣,除去有心之人,更多的是是選擇在體內種下魔種修行,靠滋養體內的魔種,使得魔種反饋力量給自身,相輔相成,最終成為一方強者。
但並非是說大儒之道沒有強者,相反大儒一道的祖師爺紫聖,是連當今陛下太虛魔帝都要尊敬的存在,雖說常年遊曆在外,但他就在魔界中的傳承卻從來沒有人敢將之斷絕,要知道滅人道統這是要遭到其不死不休的追殺的,魔界沒有人敢豪情壯誌的說出“我不怕紫聖追殺!”這一句話的,即便是當今的魔界之主太虛魔帝也不行,雖說太虛魔帝與紫聖的實力大致可能在伯仲間,但是同他也沒有必要惹下這一大敵,終身不安哪!
而如今,玄的大儒之道的境界竟然在短短的兩年時間內就修煉到了文先的境界。令這一道的諸位大儒對他寄予厚望,都認為他是這一代傳人中最有可能接近當年紫聖所達到的聖人之境的。
此刻養生殿中,玄正坐在一個青色的蒲團之上,恭玉手中托著一枚玉印,一條青色的蒼龍神色逼真的匍匐在基座之上,栩栩如生,宛如將一條活生生的蒼龍煉化在了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