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魔影婆娑——生化武器與核武器應用實例(3)(1 / 3)

一位個子很高、英語不夠流利的人摘下了老花鏡站起來發言:“本人認為,首先,人類的確可通過自然方式,如通過大氣途徑導致炭疽病,但病例極其罕見,除非是非自主地或偶然地在大氣中散布。”這位醫學家在說到“非自主地或偶然地”幾個副詞時,其聲調足以振聾發聵,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第二,狗與貓雖然對炭疽病有抵抗力,然而也能成為帶菌動物傳播給人,但必須有一接觸形式,而前蘇聯的情況不像。第三,如果出現在前蘇聯的這次瘟疫的的確確是肺炭疽病,那就隻能用空中有一巨大的傳染源來解釋。”大家聽了他的發言,都會意地點著頭。

那位國防部上校更覺得言之有理。

這時,一個自稱是猶太人的曆史學者慢條斯理地站起來發言。聽慣了自然科學家發言的聽眾,這時都想聽聽曆史學家的意見。他說道:“前蘇聯塔斯社宣稱,斯維爾德洛夫斯克附近有炭疽病流行,並說那是一個世紀以來,一直受到牲畜流行病威脅的地區。我作為一個曆史學者,不禁要問,如果真是那樣,為什麼沒有采取預防措施?今天某些預防藥並不難得,一有病人很容易治理,而且收效很快。難道前蘇聯缺醫少藥嗎?不!前蘇聯政府戰後幾次宣布醫藥降價,因此,此解釋站不住腳。”“烏拉爾地區自然流行炭疽病的說法也不令人信服。”這位曆史學者拿起一本紫色的硬皮厚書,繼續講了起來,“其實,前蘇聯早已將炭疽病滅絕了。在上世紀初,這種病確實威脅過這一地區,那時正值日俄戰爭,這本書就記載了俄國500名士兵因患此病而死亡的史實。1914年以前,共有8000人死於炭疽病。俄國十月革命後,便很少有這種病例的報告。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20多年,隻發生過6起,死亡64人。自1945年起,前蘇聯再也沒有報告過此類事件。”

會議又討論了一些枝節問題,發生了一些爭論,但結論都十分一致,這裏有細菌戰問題,即違反日內瓦協定的問題。

在現代史上,沒有哪個國家肯承認自己違反國際條約。第一次世界大戰,德國在大規模進行化學戰之前,總是首先控告對方使用化學武器。日本在種種鐵證麵前,也不願承認自己的生化戰罪行。前蘇聯關於烏拉爾事件的遮遮掩掩,也是在否認自己的生物戰研究行為,不承認國際上的指控。

輿論普遍認為,前蘇聯烏拉爾山麓東南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城郊,一個受美國衛星監視的地方,正是事故發生的地方。那裏有一個前蘇聯的保密科研機構,其內部名稱是“微生物與病毒研究所”,其公開代號是“第十九號軍事單位”。專家們確認這個單位在1979年4月,正當研製生物戰所用炭疽杆菌孢子時,加壓係統發生故障,引起爆炸。炭疽杆菌大量逸出,其後的一切現象都與這一結論有關。這一結論最後還是得到官方的證實,有上千名人員因患肺炭疽病而死亡,單位領導受到了嚴厲的處分。

前蘇聯早在1925年就開始對生物戰發生興趣,在莫斯科成立了生物戰試驗室,以後掛牌為獸醫研究所作掩護,地址也遷到一個島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又將這個發展了近20年的絕密單位遷到烏拉爾以東。類似的機構,前蘇聯還有8個,分別設在加裏寧和新西伯利亞斯克等地。烏拉爾事件並不是唯一的一次事故。不管什麼國家,不管其操作規程多麼嚴格,隻要進行生物武器的研究、試驗和生產,就可能會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事故發生,就會給人的生命財產帶來損失,這似乎成為一種規律。就在前蘇聯政府和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地區人民驚魂未定之時,前蘇聯的生物戰機構又為他們增添了煩惱。

大家知道,蚊蠅蚤虱是進行傳統生物戰的四員幹將,進行細菌戰大都離不開它們。但是高科技生物學的進展,使前蘇聯一方麵著手研究炭疽杆菌致命武器,另一方麵,生物戰專家發現了這些比較低級的動物在實戰中存在許多問題,最突出的問題是它們不夠主動,已不是現代生物戰的理想傳媒。

為了尋求更主動、更靈活的傳播媒介,前蘇聯著手研究使用鳥類、飛禽作為載體,用這些較高級的動物去傳播細菌、生物戰劑,認為它們會更為主動。經過研究、篩選,發現候鳥或定期遷徙的禽鳥具有更大的優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