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拜師法明(1 / 2)

翌日清晨,天還沒放亮,按現在的時間算應該是早上四點十分左右,太陽還沒有出來,隻是在遙遠的東方天際有一線發白。整個金山寺的和尚就開始起床,廚房去挑水做飯,庫房的開始整理事物,以迎接新的一天來到的香客,唱經房的和尚開始做早課。而小和尚唐增要和值班的僧人們到鍾樓上去撞鍾,人家都說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雖然這句話的意思不是很好,但是撞鍾也是寺院和尚每天必修的功課,而且一天早晚各一次,共兩次,風雨無阻。快十八下,慢十八下,不快不慢十八下,反複兩次,一共一百零八下其含義包括了全年12個月,24節氣,72氣候合為一百零八下,象征了一年輪回,天長地久,祈福國泰民安,人間幸福,當然也有說能憑借佛法的威能消除人間的一百零八種煩惱。每敲一次鍾,都要唱一句鍾碣,而且早晚唱的是不一樣的,早上唱的是晨叩鍾偈:

妙湛總持不動尊,首楞嚴王世希有,

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曆僧隻獲法身。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恒沙眾,

將此深心奉塵刹,是則名為報佛恩。

伏請世尊為證明,五濁惡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終不於此取泥洹。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晚上要唱幕叩鍾偈:洪鍾初叩,寶偈高吟。上徹天堂,下通地府。(叩鍾)

上祝諸佛菩薩光照乾坤,下濟法界眾生同歸一乘。(叩鍾)

三界四生之內,各免輪回。九有十類之中,悉離苦海。(叩鍾)

五風十雨,免遭饑饉之年。南畝東郊,俱瞻堯舜之日。(叩鍾)

幹戈永息,甲馬休征,陣敗傷亡,俱生淨土。(叩鍾)

飛禽走獸,羅網不逢,浪子孤商,早還鄉井。(叩鍾)·····

六七個青年和尚舉起雙手,扶著用百年桂木做的鍾錘,用力向懸掛在半空中的青銅大鍾撞去,噹~~~渾厚寬廣的鍾聲伴隨的眾僧莊重嚴肅的唱經聲傳遍了金山寺的每一個角角落落。驚起了深林遍野的鳥禽,成群結隊的圍繞著鍾樓在空中打轉盤旋。

唐增就站在鍾樓旁邊,姿態端正,雙手合十,腦袋微低,眼睛輕輕地合著,嘴裏輕聲和著撞鍾和尚唱的晨叩鍾偈。小小的心靈感到無比的寧靜淡然,空靈中仿佛看破了世間的一切,他的靈魂他的感知似乎隨著鍾聲,隨著唱經聲在山野叢林蔓延開來,他似乎感覺到鳥兒在巢中熟睡,突然被鍾聲驚醒,展翅飛向空中,他似乎感覺到地穴中的小蟲在懵懂的扭動的身體,它在做什麼,是在和著音律在做廣播體操麼?他還似乎感覺到陣陣晨風吹來吹動了樹丫,壓彎了草枝。不過這可能是一時的錯覺,當鍾聲停止的的時候,那種讓唐增想要一隻沉醉的感覺也悄然退去。也許隻是意淫太深了吧!嘿嘿

吃過了早飯,唐增來到法明長老的別院,院子並不是很大,但很幹淨。除了幾間廂房,在院子的左側有一小塊空地。小小空地邊緣擺放著刀槍棍棒斧鉞鉤叉等十八般武器。雖然武器都被保養得很好,但是從武器身上痕跡已經木製部分脫落油漆看來他們已經跟隨他的的主人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