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禾(小米)、稷(高粱)、麥、菽(豆)稱為“五穀”。水稻為五穀之首,是我國的主要糧食作物,約占糧食作物栽培麵積的1/4.世界上有一半人口以大米為主食。
我國是世界上水稻栽培曆史最悠久的國家。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餘姚河姆渡發掘證明,在六七千年前這裏已生產稻穀,比世界上種稻較早的泰國還早1000多年。美洲人種稻還是近五百年的事。1493年,哥倫布第二次登臨新大陸,從西班牙運去稻種,美洲人才第一次嚐到大米飯的味道。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莖稈直立,空心有節;葉片狹長而堅韌,葉鞘有茸毛。圓錐形花序,每個稻穗有100個~200個小穗(即穎花),結的穎果就是稻穀。
在不同的溫度條件影響下,水稻分化形成秈稻和粳穗兩個地理氣候生態型。又在不同的日照條件下分化形成三種季節氣候生態型:早稻、中稻和晚稻。每個又有粘稻和糯稻兩個變種。粘稻和糯稻主要區別是澱粉的性質不同。粘米的直鏈澱粉多,糊化較難;糯米的支鏈澱粉多,糊化容易。
水稻通常種植在淺水中,但並不是水生植物。田裏的水除了供給水稻充足的水分外,還可保持水稻在穩定的溫度下生長。水稻對溫度的變化十分敏感,而水的吸熱和散熱都比較慢,因此可為水稻提供穩定的溫度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