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不屑地說:“你還是對鳥類有研究呢!今天一大清早,難道你沒聽見那幾棵大白樺樹上小雀就叫個不停,好像小孩子哭一樣,要下雨它才會那樣啊!”
艾德聽後,非常生氣,他說:“這哪來的迷信思想!有什麼證據可以肯定是這樣的?你要是非要說這樣的話,我也沒辦法。”
“但不知道你聽說過另一種說法不,有一種鳥類在快要下雨時的叫聲總是特別悲切:‘皮淒!皮淒!’其實,它並不是在預報天氣如何,而是在焦躁不安時才這樣叫的。現在,我希望大家在開會時,要揭穿各種迷信與不正確的思想觀點。”
達爾·葶聽後,讚同地說:“這樣做很對,其實我們身上都有這樣那樣的不足,因此對於自己身上的這些東西,我們一定要屏棄。”
“要知道那些迷信是要不得的。尤其是那些從我們祖輩那裏聽來的一些舊思想和觀念,絕對是要不得的,這其中就有預測天氣的。”
艾德一聽組長也這麼說,便得意地看著多說:“是啊!沒錯!”
達爾·葶看艾德得意的有些過了頭,就說:“至於多的說法,我們還沒有討論過呢,你怎麼知道對錯呢?你高興得有些早了。這個還是到晚飯後再說吧!”
晚上,在聊天室裏,密說:“這樣吧!從這個周日開始,我們就把梅花雀每次的哭叫的聲音,都記下來,並且同時還要記下當時的天氣情況。到下一次開會時,我們就可以知道這個能不能預測天氣了。”
對於這個建議,小哥倫布們都非常讚成,但是巴甫卻說自己是搞植物學的,他不願意去了解鳥類的叫聲,因此他不會參加這個問題的記錄的。對於他這樣的態度,大家都沒和他理論。
隨後,小哥倫布中的兩位語言大師應大家的要求,記下了那些在聊天室裏所講的神奇故事,並且要求在加工後,由希來畫插圖,最後編成一本書。
這兩位語言大師就是柯爾和臘普,而柯爾除了是一位獵人外,他還打算當散文作家,同時寫短篇小說。由於每一個人都有很多想要講述的故事,他們都希望能夠和大家一起來分享這些故事,所以從這天開始,柯爾和臘普有了新的工作,那就是在聊天室裏把所有人講的故事都記錄在本子上,並且編寫成書。
他們還給這項工作定了一個有意思的目標,就是為了“引領後輩人”。最後,他們還給這本將要編的書起了名字才算罷休。隨後,他們為了編寫這本書做了許多調查研究,直至年底才寫完這本書。
所以,在我們現在看的這本書裏,在描寫小哥倫布們一年的勞動和經曆的後麵,便是他們所講的那些故事的內容。
在夏日明朗的天氣裏,白晝總是比黑夜長。不論做什麼事情,隻要在年少的時候,總是有很多時間讓你去做的。在聊天室裏,小哥倫布們講故事,之後,就去給父母寫信,或者打排球鍛煉身體。
如果天氣特別好的話,女同學們就會坐著看星星,直至睡覺的時候。這個時候,大家做著各自的事情,說說笑笑的好不開心,整個空間總是歡聲笑語滿天飛。
此時,臘普寫了一首詩:
火紅的陽光飛到林子後,皎潔的月光吸起了煙鬥。
霧裏麵凹下去的地麵裏,好像聽到玉兔在釀美酒。
空中的飛蟲跳起轉圈舞,明天的陽光一定會溫暖。
多才的希躲在一旁畫畫,畫上美麗色彩絢爛一片。
柯爾想要在星光裏行走,他的飯盆碰撞著響當當。
夜晚裏小村子已進夢鄉,可愛的夜鷹在放聲歌唱。
所有農莊村民們的談話,都被詩人臘普細心地記錄了下來。有一種古老的語言,不知道臘普是從何看到,人們稱其為諾鋪哥羅方言。
有一種蚊母鳥,總是在黃昏後出現,這是管黃昏的鳥,人們稱其為嘔夜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