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馮望林和陸淩再次來到了鳳山縣。

下個月陸淩已經要送錦緞到織造局參選。

這一次來,自然是陸淩想要看看能不能服陸見安。

畢竟陸見安這樣的人才不可多得。

陸見安的生絲讓他掙夠了臉麵。

主要是陸見安的生絲織錦簡直是事倍功半。

雖然還是沒有把老祖宗的絲光錦製作出來,可是那是他們自己的問題,和人家的生絲品質可沒有關係。

這一次來,主要是他們想要明白他們陸家需要的生絲的規格有要求。

陸淩翻查了所有的祖宗留下的關於絲光錦的書籍,唯一有破綻的是關於生絲上色的問題,現在似乎還沒有一個好的辦法。

唯有生絲上麵做文章。

這個時候的方家村,已經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要不是熟悉的人大概都會被方家村現在的變化給驚呆了。

田地裏的桑樹苗鬱鬱蔥蔥,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村口一溜寬敞的石屋。

廢了大功夫,可是效果好。

家家獨門獨院。

走進去就能看到整個屋子裏麵都是滿滿的養蠶的笸籮架子。

因為敞亮,反而增加了這種震撼。

尤其是前麵的第一家,光是屋子就是別人家的五倍,兩間大屋,前後院,外加廂房。

兩間大屋抵得上十間養蠶棚的大,側麵的廂房是繅絲室。

前院水井,夥房,柴火一應俱全。

後麵則是陸見安的私人繅絲室。

這裏麵不是為了陸見安繅絲用的!就是為了學生們觀摩學習,還有陸見安自己閑來無事可以研究生絲用的。

認真其實是工作室。

工作室的由來沒人知道是怎麼來的,就知道這是他家師傅給起的名,所以大家也一都開始用工作室這個名字。

今年開春兒。

陸見安養的蠶直接翻了幾倍。

她從方裏正方成那裏直接買了兩萬張蠶卵。

按照他的經驗,這一季的話下來最少可以收獲四十萬斤幹繭。

他可沒有準備把這些幹繭賣了。

誰讓他們家有一個大胃王。

桑這個年幾乎是哭著喊著要他給能量。

人家的樹枝上那兩片葉子可憐兮兮地搖晃著,並且各種狗腿的巴結。

陸見安倒不是因為桑磨人,反正她也需要桑的能量,樹葉上的葉子,他知道養的蠶喂出來還是會結成金繭。

還打算弄一套金絲軟甲呢。

那些金繭的絲她已經繅出來。

經過了他的實驗,刀砍火燒,還真的是水火不浸,刀槍不入。

對於像他這種武力值幾乎是菜的人來。

有一件金絲軟甲,簡直是保命的利器。

所以就算是為了自己的這一間金絲軟甲,他也得好好的努力。

反正他已經算過了。

這一片金葉子大概需要兩百斤幹繭,要是想多養一些蠶出來,起碼也得幾十斤葉子。

那麼自己需要消耗的幹繭也就是成倍數的增長。

看,自己養了這麼一個大胃王,就算養那麼多蠶還稀罕嗎?

就這樣,她算可以一下,要想出一定數量的金繭,沒有百八十斤的桑葉,根本不可能成規模。

要知道,就算是百八十斤的桑葉喂出來的蠶,產量也不過是一百斤幹繭。

繅出來的絲也就是十幾斤罷了。

這十幾斤的生絲再要織成錦緞,然後再裁成衣服。

那可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