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裏,這一萬斤幹繭幾乎塞的前院裏滿滿當當。

好在三間繭倉都提前做了處理,方便保存幹繭。

羅青和魏然看著這些幹繭,心裏熱乎乎的。

這是有活兒幹了。

要不然心裏是忐忑的。

誰家學徒吃幹飯啊。

那不是擎等著攆走啊。

陸見安埋頭在繅絲室裏忙了一。

她讓人做的繅絲機算是組裝成形。

現在的工藝水平,她就算是很了解現代自動繅絲機的優勢,可惜心有餘而力不足。

這裏可是妥妥的古代。

科技發展絕對不可能出現蒸汽機什麼的,更不要電力之類的能源。

所以所有的繅絲都還處於人工繅絲技術的末端。

不過書中自有黃金屋。

作者構架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是給予了這個世界很多的神奇。

起碼繅絲師父的技術落後,但是產量還是足以彌補這些缺陷。

要不然陸見安也不可能一個人一繅了四百斤幹繭。

擱在哪一個社會也不現實。

她在現代學習的所以絲綢紡織技術,似乎在這裏都有了質的飛躍。

金手指啊!

羅青和魏然沒見過這種繅絲機。

他們見過的是那種手搖繅絲機,那也不是誰家都能買得起。

都是一些中等絲坊才能置辦的起。

就像他們家那種絲坊都不是買得起的。

現在這種腳踏繅絲機,看著的確很新奇。

尤其是看到陸見安居然可以一個人集緒和撚鞘,卷繞三部分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簡直是神奇。

兩個人尤其是在陸見安的指導下,很輕易地就能一人一車完成繅絲中的工序,尤其是騰出雙手完成索緒和添緒的工作,更是驚訝。

心中對於師父是蠶神娘娘的弟子一更是堅信無比。

除了他們師父,是蠶神娘娘弟子以外,解釋不了師傅為什麼掌握這麼多先進的繅絲工藝。

兩個人幹起來更是有勁兒。

徐蒙山這是頭一次開始學習繅絲。

看著兩位師妹已經可以輕鬆的一人一車繅出如此細圓勻緊、白淨柔韌的生絲,羨慕的不行。

不過短短數日,徐蒙山三個人已經可以做到日產三十斤生絲。

當然和陸見安一日四十八斤相差甚遠。

不過就這樣,他們三個人已經是繅絲師傅中的翹楚。

在他們的麵前第一次打開了一個繅絲的全新世界。

陸見安歎息,效率還是不高啊。

自己的一百斤幹繭手工產出三十多斤還是個個體現象。

大概是她的金手指。

起碼她最近接觸的很多人中間,陳國境內無人可以做到。

她還真的擔得起繅絲大師一。

徐蒙山他們在見識過陸見安用腳踏繅絲機一日裏繅絲五十斤之後,三個人簡直要瘋了。

他們家師傅太妖孽了。

這還是繅絲?

難道不是他們繅了一個假絲?

不過更加堅定了他們對陸氏絲坊的忠誠度。

以前還有些心思,現在則是把陸見安真的當做了自己的師傅。

絕對沒有二心。

誰要是敢對陸見安有什麼不利,他們三個都能滅了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