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小老鼠琵科(2)(2 / 3)

琵科覺得自己就要死掉了,它使出最後一點力氣向前爬去,可是馬上又倒下來,從小土坡上滾了下去。它的背先落地,四腳朝天,現在它的眼前看到的仍然是那個長滿苔蘚的小土坡。

不過,琵科這次在這個小土坡裏,看到了一個深深的、黑黑的小洞正對著自己,隻是這個小洞太小了,琵科根本就鑽不進去。

琵科仔細地往洞內看去,發現有個什麼東西在動彈。不久,這個洞口出現了一隻胖胖的毛茸茸的昆蟲山蜂。它從小洞裏爬出來,用腳搔搔圓圓的肚子,抖抖翅膀,飛到空中去了。

這隻小山蜂在小土坡上麵兜了幾個圈,向著它的小洞飛回來,落在洞口上。它在那兒站著,用它的堅硬的翅膀做起工事來,翅膀扇起的風一直打到琵科的身上。

“嗡嗡嗡!嗡嗡嗡!”這隻小山蜂用翅膀發出這樣的聲音!

琵科覺得,這隻山蜂,應該是山蜂群裏的吹號手。它把新鮮的空氣趕進小洞,給洞裏換上新的空氣,使蜂房裏的空氣變得流動起來,同時也叫醒還在巢裏睡覺的夥伴。

不一會兒,所有的山蜂,一個跟著一個地從小洞裏飛出來,往草地那邊飛去了,它們是到那邊采蜜去了。那個吹號的山峰最後一個飛了過去。隻剩下琵科獨自留在那裏了。在這個時候,琵科覺得自己可以活下去了,它已經想到了該怎麼做。

琵科拚命地爬過去,爬爬停停,停停爬爬,終於,它來到了山蜂們的洞口外麵。琵科向裏麵嗅嗅,一股香甜的氣息直衝到它的鼻子裏,那是多麼誘人的蜂蜜嗬!

琵科用鼻子撞開泥土,讓泥土落下來。它不停地撞擊著,直至挖出一個洞來。洞底下是灰色蜂蠟做成的大蜂巢。在有些蜂房裏,躺著山蜂的孩子們,在另一些蜂房裏,則裝滿了香氣撲鼻的蜂蜜。

琵科爬到那個裝滿蜂蜜的蜂房裏,大口大口地舔了起來,等它舔完了所有的蜂蜜,它又轉向了另一個蜂房,把山蜂的孩子們活生生地吃掉了,真是斬盡殺絕。飽餐後的琵科高興極了,立即精神大振,這是它自從開始流浪以來,吃得最好的一頓飯了。

吃完了這裏的食物,琵科繼續挖泥土,現在,它已經挖得很快了,並且很快又找到了又是裝著蜜、又是裝著山蜂孩子們的新蜂房。突然,琵科感到什麼東西在自己的臉上刺了一下,真疼呢!它立刻跳開去,一隻大母蜂從地下向著它爬過來。

琵科想要向著這隻大母蜂撲過去,可就在這時,它聽見自己的頭頂發出一陣巨大的“嗡嗡”聲音,這是山蜂們從草地裏回來的聲音,它們一整群地向著琵科直衝過來。

琵科知道自己的麻煩來了,它一點辦法也沒有了,隻好拔腳就跑了。

吃飽了的琵科跑得飛快,它連跑帶跳著跑著,山蜂們飛在它的周圍想要刺它的身體,好在琵科身上有一層厚厚的毛,替它擋住了山蜂們的這些針刺。可是山蜂們仍不甘心,它們專門選擇琵科身上毛生得稀少的地方來刺,刺它的耳朵、腳、額頭。

為了不使這些山蜂們傷害到自己,琵科使勁地向前跑著,它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就跑得那麼的快,一口氣的工夫居然就跑到了它先前看到的那片草地上去了。琵科一頭紮到高大的草叢中,悄悄地躲了起來。

山蜂們追到這裏,也就放過了琵科,重新回到它們剛剛遭過搶劫的巢裏去了。這一天,琵科走過這塊濕漉漉的草地,不知不覺又來到了河岸邊。它來到了一個雜草叢生的荒涼小島上了。

在小島上安家

琵科來到的這個小島,是沒有人居住的,當然也沒有它的同伴。在這裏,它隻能見到鳥、蛇和青蛙,因為它們要越過一條寬闊的河,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琵科不得不在敵人的包圍裏,孤苦伶仃地生活下去。

享有英國第一部現實主義長篇小說頭銜的《魯濱遜漂流記》裏麵的魯濱遜,當他第一次來到一個荒島時,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獨自地生活下去。魯濱遜經過一陣前思後想,決定替自己蓋起一所房子來,以便抵禦風雨和敵人的襲擊。然後再聚積食物,好準備度過以後的漫長歲月。

琵科隻不過是一隻小野鼠,它想問題不可能像魯濱遜一樣周到,但是,它現在所做的第一件事,也正好跟濱遜一樣,要為自己建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屋子。

琵科建造房子的本領是它與生俱來的,不需要任何人教它,它的這種本領是保存在它血液裏麵的老鼠的根本生存方式,它蓋出的房子和所有琵科的同類幾乎是一模一樣的。

在沼澤地上,長著高高的蘆葦,中間夾著小叢草,這兩種草,對琵科來說,是建造房子的最好材料。它揀了幾支並排長著的小蘆葦,爬到它們上麵,把頂端的那部分咬斷,再用牙齒把上端咬得裂開。琵科的個子很小,它的身體又是那麼的輕,所以這幾顆小蘆葦莖能夠輕鬆地把它支撐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