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人交往過程中,難免會遇到觀點分歧或意見不統一的情況,如果因為這些情況而讓我們在溝通或其他方麵產生了一定的障礙時,我們就必須通過成功說服別人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其實,說服別人需要智慧,我們掌握說服他人的一些技巧,更需要我們有一種正確說服人的態度,而不單單依靠語言的技巧。有哲人曾這樣告誡人們:我們往往需要說服他人,但在多數情況下,解決問題依靠的並不是犀利的言辭。
請思考一下: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能會常常遇到這樣一種情景:當我們在與別人就某個問題因為意見不一致而爭論時,盡管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但就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說服對方,甚至有時還會被對方反駁地啞口無言;當我們周圍的人想做一件他自認為正確而實際不正確的事情時,我們可能想去說服他們,但卻不知道到底應該怎樣做。我們該怎麼辦呢?其實,不能說服別人的原因就是自己的說服能力不高,所以,我們要做的應該是善於用智慧來說服別人。
說服別人需要智慧
有人說,說服別人需要智慧,說服別人也有一定的規律,說服別人還是一門交談與對話的藝術。其實,在這個世界上,說服別人的事情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更是有很多人天天都在從事說服別人的工作:教師、醫師、律師、推銷員、宣傳員以及外交官等,他們一生都以不斷說服人為己任。
在現實生活中,需要我們青少年說服的對象很多,比如,我們的父母、老師、朋友、同學、未來的上司、同事……有時候,在我們意外陷入困境時,我們更應該用智慧說服讓我們陷入困境的人們,以免發生我們不願意看見的嚴重後果。
但是,說服別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是需要一定的智慧。有這樣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一天,一個行人走在路上,北風和太陽打賭。北風說:“我可以吹掉一個人的大衣。”太陽同意打這個賭。於是,北風使勁地吹,而那個行人卻更用力地把大衣裹在自己身上。盡管北風刮得越來越猛烈,但行人隻得把大衣裹得更緊。最後,北風不得不放棄了。太陽說:“我知道該應該怎樣做。”於是,太陽開始將溫暖的陽光灑在行人身上。幾分鍾後,行人慢慢鬆開了大衣。接著,太陽更溫暖地照耀著這個人。最後,行人將大衣完全脫掉。憑著自己的溫暖,太陽很快做到了北風竭盡全力也沒有做到的事情。
這雖然是一個故事,但我們卻可以從中得到很多啟示:說服他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為他人著想,幫助他們獲得他們想要的合理的東西,所以,說服別人需要智慧。當太陽和行人的想法一致,都認為可以脫掉大衣的時候,就等於把行人說服了。可以說,說服他人靠的是一種讚同,而不是像北風一樣征服,更不是口若懸河和控製操縱。
一個牧羊人和一個獵人是鄰居。獵人家凶猛的獵狗經常跳過柵欄,襲擊牧羊人的羊群。牧羊人多次請獵人把獵狗關起來,但獵人隻是口頭上答應,而沒有實際行動。很快,狗又咬傷了幾隻小羊。
牧羊人忍無可忍了,他找到鎮上的法官評理。明理的法官聽了他的控訴說:“我可以處罰那個獵人,也可以發布法令讓他把狗鎖起來。但這樣你就多了一個敵人,而失去一個朋友。你是願意與敵人作鄰居還是與朋友為鄰居呢?”“當然與朋友為鄰居啊!”牧羊人肯定地說。於是,法官給牧羊人出了一個主意,法官稱牧羊人的羊群不再受騷擾,還會與獵人成為友好的鄰居。
牧羊人很興奮,一到家,他就按法官說的挑選了3隻最可愛的小羊羔,送給獵人的3個孩子。看到小羊是如此的潔白溫順,孩子們如獲至寶,每天都在院子裏和小羊羔玩耍嬉戲。獵人怕獵狗會傷害孩子們的小羊,就做了個大鐵籠,把獵狗鎖了起來。從此,牧羊人的羊群再也沒有受到騷擾。獵人為了答謝牧羊人的好意,開始送各種野味給他,牧羊人也不時用羊肉和奶酪回贈獵人。兩人漸漸地成了很好的朋友。
所以說,要說服一個人,需要智慧,這種智慧會告訴你最好的說服人的辦法:要為他人著想,讓他人也能從中獲得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