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跋
詩路回眸,少年不再
——張雷
這是我二十歲到三十歲的自選詩集。從2001到2011,從少年詩客、弱冠詩郎,到吟龍,到謫仙閣主,到飄然詩客,整整十年。
少年詩客、弱冠詩郎
我從2001年9月開始大量寫作詩歌。之前,在九六至零零年一直想學、想寫,總感覺內心有許多靈感需要抒發,有時甚至不能自已。但是,當時所謂的“朦朧詩”盛行,少年的我,麵對那些不知所雲的“夢囈”,竟不知詩為何物,陷入惘然……
再早,曾在八歲,值一雪天,忽心血來潮,寫下一首《雪》,內容依稀是“大雪落紛紛,(第二句記不清了)。出門觀雪景,景色太迷人”。當然幼稚可笑,在此羞陳。遺憾的是,當時父母因忙未予鼓勵,否則極有可能自幼一發不收,果真那樣,“彼我”今日勝“此我”多矣。
直到2001年9月,我在元氏師範遇到了張成吉先生,打開了我詩歌的靈泉。成吉先生的詩作醇雅敦厚,中正賢良,觀之如睹奇觀,從此新詩舊詩,夙夜效仿,一發不收,成吉先生賜我筆名“少年詩客”,後便用於網絡。2002年夏,經世伯白京山先生指點,才解平仄,始諳格律為何物,鑒於平水韻與普通話已有許多衝突,於是用新韻創作至今。
2006年,我《弱冠詩郎集》問世,得劉章先生序言、汪國真先生題詞,恍如一夢!
2007年3月,我們成立燕趙青春詩社。詩社先後出版《少年行》、抗震詩集《長歌當哭》、五四運動90周年詩集《年輕真好》、《簫聲劍影少年遊》,並多次舉辦朗誦會。
吟龍
後來,驚聞有國人建議取消龍圖騰,並稱龍在西方乃凶狠殘暴之物,又聞有人建議改圖騰為熊貓。一怒之下寫了首詩:千古獨尊九五中,有人堪笑欲稱熊。欺師滅祖由君去,詩宇蒼茫我是龍。因自知不是人中之龍,從此便以“吟龍”為網中之號。然,隨年齡增長,始悟自己亦非吟界之龍,畢竟凡夫俗子,焉能狂妄,故而再改網稱。
謫仙閣主,飄然詩客
後曾號“憶江南”,又覺不妥,不似網稱。又號謫仙閣主,複覺與太白意太近,仍顯狂妄,且又無自我特色。遂以“飄然詩客”自居,取“飄然塵世外”、“飄然思不群”之意,亦含“飄泊流落”。
2009年,得“詩人外長”李肇星先生題字鼓勵,2010年,訪賀敬之老師、柯岩老師,並得賀老題字、汪國真先生序言,幸甚至哉!同年結識李小雨、祁人、周占林、楊誌學、劉寶安、江嵐等詩家。2011年,我們燕趙青春詩社成立河北青年詩人博客圈、中華詩詞論壇青年詩人欄目。同年5月,我的詩集《煙花三月》問世。
詩路回眸,少年不再
少年聽雨歌樓上,壯年聽雨客舟中。人過三十,便是壯年。詩路回眸,少年不再!故而結集,將二十到三十歲詩作精選一番,結為《結客少年場行》。感慨萬千,如我詩《虛歲三十書懷》:
少年何逸氣,舒嘯喜登台。
酬唱京華士,交遊燕趙才。
揚簫垂柳岸,懸劍臥龍齋。
明月江南客,長歌塞北懷。
西風催碧落,斷雁破雲來。
萬事皆成夢,三十不勝哀。
若問青春功業,石門束鹿趙州
春秋荏苒,歲月不居。從青澀與懵懂中走來,這十年,我有過太多太多的夢想,我想過太多太多的事情。然而回頭細想,我隻是頻繁奔波於辛集、石門、趙州三個地方而已,居無定所,一葉飄零。東坡先生雲:若問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於是步其韻自嘲:“若問青春功業,石門束鹿趙州”。
末了,特別感謝賀敬之老師、李肇星外長、柯岩老師、汪國真老師、歐陽鶴老師、胡儒釵秘書長、浪波主席、堯山壁主席、劉章老師、劉紹本老師、張增良部長、郭羊成院長、王離湘廳長、唐思遠院長、王文民會長、馬文斐老師等人長期以來對我的關心,感謝省作協關仁山主席,團省委梅世彤書記、韓立群書記等人對我的支持,感謝石家莊市詩詞協會李文學、韓存鎖、薑貴增、丁占武等會長和著名傳媒人張國慶老師,以及市文聯周喜俊主席、省散文學會梁劍章秘書長、《石家莊日報》張振江總編等對我的幫助。還有我們燕趙青春詩社的詩友,以及河北青年詩人博客圈的管理員們、中華詩詞論壇青年詩人欄目的版主們,對我非常支持,在此一並感謝!
張雷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