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癌症是我最好的老師!(1)(1 / 2)

從蘋果公司高管到微軟全球副總裁,從穀歌全球副總裁兼大中華區總裁,到自立門戶成立創新工場,李開複尋求事業成功的腳步似乎從未停歇。但2013年9月確診的淋巴癌,給了一路奮進的他沉重一擊,迫使他不得不停下高強度的工作,接受治療與休養。

如今,身體狀況好轉的李開複,暫別17個月之後,重新歸來!他將與我們分享他患病的心路曆程與治療的點點滴滴。他稱:癌症是我最好的老師!

第一節癌症來得很突然

其實,(癌症)對我來說是非常突然的,我就是做了一個健康檢查。因為有位親人,他被發現得了晚期的肺癌,也沒有太多症狀。我們就說全家去做一個核磁共振的掃描,應該基本沒事兒,但是萬一有事的話自己知道一下。我一做出來以後,就發現有很多疑點,醫生剛開始也不是很確定,但是後來就打電話到家裏來,他說我的腹部可能有若幹個疑點,或許是腫瘤,或許是發炎,需要入院複診確診。去檢查之後,是非常煎熬折磨的一段過程,因為很長一段時間,醫生也不是很確定這是良性、惡性或者隻是發炎,經過了很長的過程,我記得最清晰的一次,就是為了確診,醫生請我去做PE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那個技術是把糖跟輻射打到身體裏麵去,因為惡性腫瘤會吸引糖,然後就會把輻射吸引過去,再一照就亮起來了,拍了兩個多鍾頭以後,出來等了一下,我拿到結果,記得很清晰的場景是,我問結果怎麼樣,醫生的眼睛就開始看地上,有點顫抖,不知道怎麼回答。我就說到底怎麼樣,他說發現了非常多的可能是惡性腫瘤的跡象,然後他就給我看那個圖片,因為PET是把每個腫瘤都會標記成一個亮點。

(PET是現在圖像診斷中最先進的一種技術,當然它也隻能達到95%的確診。)

三四個星期之後,醫生才說確認了,是癌症,而且是淋巴癌,是濾泡性淋巴癌。這個時候,我當然一方麵在等我的外科手術的傷處恢複,另外一方麵就是要去了解這個淋巴癌的嚴重程度和治療方式了。這個時候又碰到一個特別大的打擊,就是醫生說你這個是四期的淋巴癌,一般人包括我,一聽到四期淋巴癌就覺得可能隻剩下幾周的壽命了,這個還需要醫治嗎?是不是就準備交代後事了?然後我也立刻去立了一個遺囑,立遺囑也是很煎熬的過程,因為當時在台灣,那個律師說如果你要快的話,要用手抄。一份遺囑六頁,我就手抄了四份,我的繁體中文又不好,抄了五六十頁的紙,基本抄了一天半的時間,才把這個遺囑抄完,整個過程我都在想,可能抄完了就沒有多少日子了,還要治療嗎?又回去問醫師,這個四期淋巴癌是怎麼回事?醫師就說,其實不是你想得那麼嚴重,這個四期淋巴癌還是有一定的存活率,是多少呢?可能就是看個人的體質跟未來身體的保養。

第二節我的康複方式

接下來的治療很幸運,因為正好有一種新的化療,對我這種濾泡式的淋巴癌特別有效,這個治療過程還是很辛苦的,因為會想吐、便秘、沒有精神、無精打采、身上會痛,那六個月還是不太好過的。化療相當不舒服,我這個還不是最嚴重的,我看有的病人頭發都掉了。我的頭發看起來還挺茂密的,這個化療很特殊的一點就是90%的病人是不掉頭發的。我倒不是因為不掉頭發去用它的,而是它有效,什麼有效就用什麼,頭發是其次。當然它不掉頭發也意味著它的毒性、副作用會小一些。

在這個過程中我花了很多時間上網,我不敢說對癌症這塊非常有研究,但我對淋巴癌跟濾泡性淋巴癌懂得蠻多的,其他的我也沒有精力去研究了。但是對養生我學了不少,有一位鄭醫師對我特別好,他也給了我很多建議,就是在防癌跟防止複發方麵。其實我想如果可以, 和大家分享一下他的建議,其實他的建議很簡單,不要整天算著這個食物那個食物該怎麼吃,大概把四件事情做到70分到80分就可以了,這四個就是睡眠、飲食、運動、壓力。我評估了一下我生病前,四個都是不及格的,現在我要求自己做到80分,80分的定義是什麼呢?大概是睡眠睡到七個半小時,至少兩天運動一次,而且要氣喘流汗的,就是有氧運動。我是爬山,每個人可以不一樣。飲食的話就是四種不同的飲食組,飲食組(Food group)要平衡。蔬菜、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這四種要平衡。過去,我都不吃蔬菜的,現在我把飲食結構扭轉過來。從不運動到運動,從不吃蔬菜到吃蔬菜,從每天睡五小時變成睡七個半小時。然後就是壓力,工作降到大概一個禮拜一天,現在恢複到大概一個星期三天。最近我拍腫瘤沒有了,當然他是說因為我的癌細胞是在血液裏,所以腫瘤沒有了,完全消失了。但是醫生不斷地警告我,當時不能把它摘除,因為摘除了會長回來,隻要血液裏有就會複發,我的血液裏的B細胞已經突變了,所以它會不斷產生癌細胞出來。所以唯一方法就是,我要讓自己這四點做好,抵抗力提高後,它突變的數目會慢於我身體抵抗力的成長,就不會複發,所以醫生說,我千萬不要因為肚子裏沒有了就鬆懈了,要不然抵抗力一低,血液裏的突變就會繼續產生新的腫瘤出來。要永遠保持警惕,前五年是最容易複發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