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名叫李四的人,見張三總往這裏跑,就問他:“你老是來這裏幹什麼呀?”張三說:“我來看這石獅子眼睛紅了沒有。”李四覺得張三說話有些莫名其妙,便嘲笑他。一天,李四把別人的鼻子打出了血,路過石獅子跟前,順便把沾在手上的血跡塗到石獅的眼上。正巧張三又來喂那石頭獅子,見石獅子兩隻眼睛成了紅的。正在狐疑,有個賣豆腐的從大街上走過來,白嫩的豆腐塊上,正插著一枝石榴花。張三一下子想起夢裏老奶奶說的話,扭頭跑回家,叫老娘把那塊蒙頭的帕子拿出來,抖開往地上一鋪,先把老娘抱上去,那手帕越變越大,張三抬腳也踩上去。就在這時,忽聽四麵濤聲震響,地下發起了大水,很快就漲到了房高。大片大片的土地,青堂瓦舍的村莊,不多時就全被黑水吞沒了。而那一方蒙頭帕,開始隻是變寬變長,後來黑水一泡,就變成一隻小船,當中寬,兩頭尖,一翹一翹的。小船漂出院,漂出村,一直漂向野外。
洪水不斷地在漲大,黑黑的浪頭,好像一群老虎。張三怕老娘擔驚受怕,就把老娘安置進船艙,沒想到船艙裏早備下了幹糧,一塊一個樣子,全是張三平時討來喂養石獅子的東西。尤其是船板上竟然還有兩床被褥。
小船漂著漂著,張三忽然聽見有隻蟲子在前邊呼叫:“張三大哥救我!張三大哥救我!”張三連忙把船劃過去,一隻螳螂被水浸得濕淋淋的,眼看就要淹死了,張三趕緊把它救到船上,不遠的地方又有一隻飛雀求救。張三見那飛雀渾身羽毛被打得透濕,翅膀耷拉著再也飛不起來,也搭救到船上。
忽然船底下翻起一個浪花,浪頭一落,水裏翻上一個人來,沒有攀住船幫,被浪頭重新打進水裏。張三嚇了一跳,不由自主地喊了一聲:“人!”急忙劃船上前打撈。老娘因聽見一個“人”字,想起兒子講說的夢裏之事,千萬不要救人啊!可張三連小鳥小蟲都搭救,看著一個活人,他能忍心不救嗎?洪水急,他救人的心更急。那人第二次翻上水來,已經動不得了。張三跳下水,一手搭船,一手打撈,好不容易才把那人救到船上。
打撈上來的是李四。李四被救後,翻身就給張三磕頭,又拜張三老娘做了幹娘,並說:“哥哥救命之恩,我李四至死不忘。”
這時,水上不遠處,又傳來一陣很小很小的聲音。張三趴在船幫上,順著聲音尋找,見浪花上漂著指甲蓋兒大一片小酸棗樹葉,葉上有個小東西驚叫著:“大哥救命!……大哥救命……”張三輕輕把小船劃過去,酸棗葉上趴著一隻又黑又瘦的小螞蟻,張三把小螞蟻也救上了船。
小船在險波惡浪上漂蕩了整整四十九天,張三把船上那點吃的東西分給李四,也分給飛雀、螳螂、小螞蟻吃,既然大家住在一條船上,也就是窮朋友、難兄弟了。李四飯量最大,張三隻好餓了肚子盡著李四多吃些。到了四十九天頭上,黑水落下,一場大災總算過去,小船上六口生靈勉強逃了個活命兒。大家分別的時候。都向張三大哥謝恩,又一齊拜謝張三的老母親,全說多虧老人家養了一個知仁知義的好大哥啊!
張三攙扶著老娘,剛剛走下船,那小船忽又縮小,變成巴掌大的一方蒙頭手帕。張三把它收起來,小心翼翼地放在兜裏。
張三有寶帕的事,很快就傳到了皇宮裏,國王傳下聖旨,要張三帶著寶帕進獻給國王,並封他做進寶狀元。可就在這時,張三的老母病在床上了。煎湯送水,全靠他照料,一時抽不得身。李四聽說這事,忙趕來說:“大哥,有寶不獻,不要傻了,國王怪罪下來,可是殺頭之罪呀!”張三為難地說:“眼看老娘病成了這個樣子,我咋能丟開老娘去上京城呀!”
李四便說:“大哥,我倒有個兩全其美的辦法,那寶帕大哥隻管交給我,由我代大哥進皇城敬獻。一來免了國王怪罪,二來大哥也在老娘麵前行了孝道,豈不左右合算!”
張三聽他說得有理,從身上取出寶帕,交給了李四,囑咐他說:“獻過寶帕,一定早早回來。”李四滿口答應。
可是李四頂替著張三姓名,到皇宮獻了寶帕。國王果然封他做了進寶狀元,並把皇姑也許配給了他,一時間,京城忙上忙下,都在為皇姑置辦嫁妝。
李四歡天喜地,而此時的張三卻是處在悲苦之中,張三老母自從李四往皇城一走,第二天黎明就去世了。張三想起老娘撫養自己的艱難,一時哭得淚山淚海。七天以後的一天,張三正要到山上去幹活,忽然飛來一隻小雀,落在他身上,嘰嘰喳喳地叫著說:“張三大哥!張三大哥!那無情無義的李四,到皇城獻過寶帕,早被封成了進寶狀元,眼看著就要當駙馬了!那寶帕明明是你的,你咋在家裏不搖不動?”
張三問那小雀,這話可是真的?又說:“你咋認得俺張三?”那小雀尾巴一翹一翹地說:“大哥倒不認識俺了?發大水那工夫,不是大哥搭救,俺早沒命了。大哥快快進皇城去吧。再要耽延,要誤大事!”
張三晝夜趕路,到了皇城。見大街上全副執事,正有一個官宦人家要去迎親。張三擠在中間,向那彩轎裏一望,正是李四。張三當下喊道:“李四兄弟,我從家鄉來了。你今天娶媳婦哩?”轎裏的李四見是張三,一下子翻了臉,命手下人說:“什麼人攔路劫道,心謀不軌,快快給我趕開!”
張三見李四不肯認他,心裏好氣,馬上便告到刑部。而這時的國王偏偏在頭天晚上,做了一個“張冠李戴”的奇夢,整整一天不解何意,聽得刑部尚書說又來了個張三,這才想開一點門道。當即降下一道聖旨,皇姑暫不與駙馬謝拜天地。接著聖駕親臨,把新來的張三帶到進寶的“張三”府上,當麵對證,看看到底誰是真張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