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話 血魔重現(1 / 2)

位於離鹹陽市距離大約800公裏的市郊,有著一座名為“萬佛寺”的著名寺廟。這座名寺據說是在清朝時期建立的,距今也有將近400年的曆史了,因為遠離人口繁多喧鬧的都市,所以寺廟周圍植被茂盛、空氣清新、四季長春,風景如畫,配上寺廟的古典建築,更被市裏領導重視評為市級文化遺產保護區,因此萬佛寺也成為了鹹陽市著名的旅遊景點之一。

提起萬佛寺就不能不著重說下位立於寺廟中央的萬佛塔,這座隻有3層高的小塔,在城市裏也許是最不顯眼的,可是在萬佛寺,他確是周圍最高的建築物,尤其是塔頂上那顆本人們稱讚的“夜明珠”,到了晚上變會自行發散出淡淡的黃色光芒,將黑夜的天空渲染成微黃色,若隱若現的光芒,非常好看。而許多在市裏奔波勞碌一天的人,通常都會早早吃完晚飯,坐上到萬佛寺這裏的專線旅遊車來到萬佛塔前靜靜的觀賞這奇景幾個小時甚至是幾分鍾,就會感覺整個人因為忙碌一天的疲勞神經都放鬆了下來,回去便會做個美夢,睡得非常塌實,第二天變會更有精神地工作。久而久之,有些人甚至把瞻仰萬佛塔當作了一種晚飯後的習慣,就算天氣在惡劣也天天如此。可是,就在2006年10月7日這國慶7天假日以後,萬佛寺突然宣布將閉寺1個月,好讓萬佛寺的僧人們能夠安心地“修禪”一個月。不接待遊客。聽到了這個消息,無疑另許多人失望。

時間:2006年10月30日。

地點:萬佛塔。

位立於萬佛塔寺中心的萬佛塔。此時周圍布滿了盤膝而坐,手持佛珠,默誦經文的和尚,這些和尚按東、東南、南、西南、西、西北、東西、北、八個方位坐下,每個方位一行,而且每行都非常的齊。其中最引人著目的要屬三位身披黃色袈裟的老和尚,坐在正對萬佛塔門的就是萬佛寺如今的住持—了然大師,而另外兩位分別是他的師弟:了塵大師、了俗大師。此刻他們三人正成三角之式把萬佛塔“包圍”,而萬佛塔塔頂的那顆被普通人稱為“夜明珠”也在散發著一層淡淡地黃光,因為是大晴天,所以並不明顯。默誦經文的聲音已經從今天早上唱到了中午。這時,原本萬裏無雲的好天氣,突然刮起了大風,大風吹亂了僧人們的衣衫,而那群僧人們默誦經文的語速明顯加快了,三位身披黃色袈裟的領頭老者都在心中暗道:成敗的關鍵時刻終於到了!

卡嚓空!原本的晴天此時烏雲彌布,太陽也灰溜溜的躲到了烏雲的後麵,遮擋住太陽的那片烏雲不知是被太陽映襯的還是怎麼回事,竟然是妖豔的淡紅色。悶雷聲響起,大雨傾盆而下。大雨擊打在大地發出的聲音淹沒了僧人們的默誦經文聲,而沒有陽光照射的那顆“夜明珠”光芒也逐漸暗淡下來。“不好!”為首的那位了然住持暗道,隨即把原先默誦經文使用的那串佛珠套在手下,摘下了原本套在脖子上的佛珠,這串佛珠名為:“伏魔”一共用108顆佛珠串成的,其中36顆微黃,72顆微黑,每顆珠子上麵都清晰地刻著一個奇型怪狀的文字,顯然不是凡物。

怪異的是;隨著拿下這串名為“伏魔”的佛珠,默誦經文的聲竟然似乎變大了似的,太陽也從烏雲當中掙脫出來,光明重現大地。萬佛塔上的“夜明珠”也隱約又重新亮了起來,盡管雨還在一直下著,可是這三位師兄弟明顯都鬆了一口氣。突然!太陽一點一點的又被遮住了,黑暗又重新籠罩下來...看著天空的場景,了然住持顫聲說道:“阿彌托佛!這是天意!這竟然是天意啊!”隨後了然主持臉色忽然一白,吐出一口鮮血,委頓地向旁邊倒去,而他手中的“降魔”佛珠,也散落了滿地都是;而萬佛塔上的那顆“夜明珠”也出現了一道裂痕,不在發光了.....

“哇!快看!是日全食啊”一個年輕女孩一隻手挽著一個青年,另一隻手指著天上的太陽說道,“日全食?我怎麼沒聽到報道說今天有什麼日全食啊。”說著青年抬頭朝太陽一看,確實是日全食,不假。這也使得許多在路上的行人停下觀看,畢竟這是難得一遇的場景。一間名為“中醫堂”的藥店門前,占著一位年紀大約50歲左右的老者,他身高在1米70左右,體態偏瘦,眉頭緊鎖,也在仰頭看著這日全食,右手大拇指連在其他四指上點著,似乎在算計著什麼。“師傅,你也出來看日全食啊,這可是難得一遇的場景哦”一個年齡在20出頭的男輕年從藥店內走了出來,一隻手還拿著一把草藥,抬頭欣賞著日全食。“哼!你小子別給我偷懶了,還不趕緊把桌子上那副藥單抓全,下午顧客就要來拿了。”“哦。”年輕人又看了一眼日全食,明顯的不舌,可是師傅的話他又不敢不聽,隻好轉身走回了藥店。“哎!天狗食日,妖孽將現。看樣子沒準我得回歸我的老本行了,哈哈!”說著,老者也大步走進藥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