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裏隻看到炕上一張紅色的被子裹著一個人,影影綽綽的腦袋露在外麵,正房的裏屋子裏,此時已經站滿了人。
隻見王美的二姑坐在炕旁邊守著奶奶的屍體,王爸爸還在院子裏忙活著給棺材裝裱,準備一會就給奶奶裝殮。
王美不禁潸然淚下,空氣中充斥著一種名為悲切的東西。
“還是來晚了!沒能在奶奶臨走前見到最後一麵。”
王美呢喃著,隨即對著王媽媽輕聲道:"媽,我回來了。"
王美把沉重的行李箱拖著到家門的背麵,以免擋了別人的路。
待王美把東西放好之後。就一屁股坐在了靠近門旁邊的舊彈簧沙發上,滿身的疲憊得以解脫,王美軟軟的靠在沙發上喘著粗氣。
今年是2009年9月15號。
盡管這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在這樣一個名為王家凹的小山村裏,交通依然不便利。
因為家裏窮,王美初中畢業就早早出去打工了。
王爸爸在王美四歲的時候,家裏抱養了一個男童。王美還有一個親姐姐,她和王美一樣,也是初中畢業不久就輟學了。
王美和姐姐很多的時候都在外麵打工,期間賺的錢,除了生活所需,剩下的一般全都寄回了家裏供弟弟讀書。
所幸弟弟成績優秀,沒有白費家裏人的辛苦培養。
王美回家的時候,為了趕時間,狠心花了十塊錢搭車到了鎮裏,然後徒步趕了二十裏的山路才到的家。
現在,家裏的人都在準備奶奶的後事。
奶奶這一生育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
大女兒名叫王愛蓮,小小年紀就嫁到了內蒙做了童養媳。二女兒王愛英,十六歲時,找了個本村的後生成家了。最後隻剩下的她的老兒子,也就是王美的爸爸王生。
因為是老來子,從小奶奶就慣著、寵著,從來不懂得心疼家人。
王媽媽自從嫁給他,家裏家外天天的忙,挑水劈柴,做的是男人才幹的活,吃的卻是鹹菜窩窩頭。
王美聽王媽媽以前給自己講過,她以前其實懷過七個孩子的,但活下來的,就隻有兩個女兒。
好像是死了四個兒子一個女兒,具體是什麼原因王媽媽沒有多說。
在王美很小的時候,其實是很怨恨王媽媽的,因為她根本沒有給過自己多少關愛。等長大以後,才發現,家裏過得最辛苦的還是自己的媽媽。
也許,那幾個孩子就是因為王媽媽懷孕了還幹著重活,所以才累的早產而養不活的吧,。
後來的後來,王美也漸漸的知道,王爸爸不是奶奶的親生兒子,是跟一個遠房親戚家抱養的。
這就難怪了,因為王美的奶奶對自己的孫子孫女,從來都是冷冷淡淡的。
王美從沉思中醒來醒來。
這時,王媽媽催促王美,“美美,趕緊的,放下東西吃飯,”王美連忙應聲。
這天晚上,王爸爸、王媽媽還有親戚們,都討論著奶奶出殯的事由。
按照老家的風俗,死者得在家裏放滿十四天。在這十四天之內,由算命先生測算一個好的日子出殯。
就這樣,家裏的大人們一起去地裏秋收,王美則一個人在家裏給奶奶守靈。
很快,出殯的日子到了。
出殯那天,所有的直係親屬都到了場,等吃了送行宴,會坐著事先租好的拖拉機給老人送行。
王美的大姑沒有來,她在奶奶七十歲的時候,就因為得了癌病去世了,隻能由其子女前來送行。
經過二姑和王爸爸兩家的協商,二姑隻需出請嗩呐隊的錢。
在王美的老家那裏,出嫁的女兒一般是不負責老人的養老問題的,除非是沒有兒子的前提下,才需要女兒來養老。
王爸爸作為這個家裏的一家之主,也是奶奶唯一的兒子,打發老人的事就由他全權負責,女兒隻需在這種事情上盡點自己的心意就行了。
而且,就算二姑做為女兒,一分錢都沒有出,村裏的人也是不會說什麼的。
說起來,自從奶奶的兒女們都成了家以後,奶奶的心就開始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