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2章 長安鬥奸臣揮筆驅強兵(3)(1 / 3)

第122章 長安鬥奸臣揮筆驅強兵(3)

看到賀知章撕皇榜,文武大臣頓時吃驚得不敢出聲,就看唐明皇要冒什麼樣的大火。

卻不料唐明皇把手一揮:“那就宣李白進見。”

楊國忠和高力士又要站出來阻攔時,唐明皇就把手向他們一擺:“你們有能耐,給我認這國書嗎?既是沒能耐,就給朕住口!”

李白本是定居湖北安陸的,自從高麗國使臣遞國書,滿朝文武百官無人能識。賀知章回家後立即派快馬接李白來京,正好第三天李白趕到。賀知章問他認得高麗文字不,李白點頭。於是,賀知章就去替李白揭了皇榜的。

皇差在長安的逍遙樓找到李白,隻見他喝得醉醺醺的,走路都在打晃,好不容易將李白扶上金鑾寶殿。

唐明皇見李白飄飄灑灑很有文人雅士氣度,心裏就有幾分高興,他就親自走下玉階相迎:“愛卿之名,朕是早就聽說,趙蕤術數,李白文章嘛,隻是無緣相見。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愛卿,你可認得這高麗國書上的文字?”

李白跪拜之後接過高麗國書一觀,點頭說:“這多簡單的文字,我認得!請皇上聽我讀。”

國書上的字,李白讀得順暢流利:“天下為天下人之天下,非李氏一家之天下也。坐天下者應以文、武、德、能、仁,信服於天下人,方可太平永昌。而今大唐,文不能安幫,武不能定國,更無仁德。今高麗國天下歸心,大唐也應歸付我國,如不降順也,定起大軍奪取中原。”

唐明皇聽了後,驚嚇得一身冷汗,不知如何對待好,就問大臣有何安幫定國大計?

楊國忠站出來說:“啟奏皇上,如今高麗國已是人強馬壯,不宜派兵攻取,不如割讓幾座城池,退出幾百裏的土地,再送一些金銀珠寶和美女,雙方求和,可保大唐平安。”

“不可,不可,我巍巍大唐,那能割地求和。高麗國乃是微不足道的小國,竟敢如此猖狂,不如派大軍圍剿,以振我大唐雄威。”

一時之間,主戰派與求和派爭論不休。

此時,唐明皇很是為難地皺起了眉頭,不知是求和還是出戰,一時難下決斷。

李白拱手道:“皇上,我有一個看法。”

“你有看法?”唐明皇心裏一喜,就把龍案一拍:“你們莫爭了,聽李白談看法。”

頓時,金鑾殿裏鴉雀無聲,全都睜大眼睛看著李白。

李白不慌不忙地說:“兵書有雲:不戰而屈人之兵,此乃上上之策,但這並不是求和。如若割地求和,有損大唐聲譽,喪失大唐國威,萬萬不可!如若興兵討伐,卻是損耗國力,必將生靈塗炭,百姓遭難,眼下也是不可行的……”

話還沒說完,李白聽見有人就在打噓聲,很明顯有人在嘲笑他。

唐明皇擺手製止說:“下麵安靜,你們聽李白說完,或許他有奇妙辦法。”

“對,我是有一個絕妙辦法,定可退敵,擋他百萬之兵!”

“真的?”唐明皇的眉頭一下子舒展開:“你就快說!”

李白就把隨身的背包打開,從裏麵摸出一支大筆,拿在手裏一揮:“用我的這支筆!”

下麵一陣哄堂大笑,有的搖頭、有的就在譏笑:“書呆子,懂啥呀,胡鬧嘛!”

楊國忠急忙站出來說:“啟奏皇上,切不可信他的兒戲話,一支筆,萬支筆也頂不了屁用……”。

李白瞟眼把楊國忠和高力士蔑視兩眼,想起他們無惡不作的禍國殃民,就想趁此時機羞辱和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滅一滅他們的威風。他就對唐明皇說:“啟奏皇上,我用這筆替大唐給高麗國回書一封,向他們曉以大義,宣我大唐國威,嚴正警告,煞煞他們的狂妄野心,使之在我大唐的國威鎮懾下,不敢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