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三章 受害有罪(2 / 2)

這也導致大華的新聞人哪怕想要賺取黑心錢,也不敢隨意亂來。

像下麵這樣蜂擁而至,巴不得讓少女不斷回憶當日經曆了什麼的記者,反倒是另類,好像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一樣。

並且,讓元清微驚訝的是,周圍的人竟然還在不斷議論紛紛。

其中竟然還有一些非常奇葩的言論。

比如,他們指責這個女孩胡亂交友,她不出去玩到這麼晚才回來,就什麼事情都沒有了。

比如,他們這個女孩平日就喜歡化妝,喜歡穿著一些暴露的衣服,不就是在惹人犯罪。

再比如,他們指責這個女孩平日喜歡出入一些高檔化妝品店,顯然是被人包養。都蒼蠅不叮無縫的蛋,那群混混不是有個富二代,誰知道他們是不是因為價錢沒談好……

這就好像當初元清微看到的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言論——為什麼要禁止女生穿著短袖?

因為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臂膊,隨後想到身體,緊接著想到生(防)殖器,最後還會想到雜交,想到私生子。

完全無視造成這一切的前因後果,隻是根據自己的遐想,粗暴的給予定論,並且根本不在乎自己的遐想符不符合邏輯,是非常典型的受害人有罪論。

這種言論其實是非常可怕的,因為造謠本身的成本無限接近於零,再加上大眾對於八卦的好奇心理,造就了謠言一旦傳播,必然會迅速擴張。

而且,三人成虎,經過一番傳播、“自我理解”和再傳播,反而造成一種受害人落得如此下場,都是咎由自取的感覺。

一旦受害人死亡,就更可笑了,因為死去的人,是不會張口反駁的,他們隻得令人評議,甚至出現若不是真的,他為什麼去死的言論。

白了,這種受害人有罪論,本質上是群眾對於自身情緒的一種發泄途徑,但他們卻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其實是在不斷的製造新的加害人和受害人。

比如現在,裏麵的少女是最直接的受害人,而她的家人則是第二波受害人,周圍所有的人都是加害人。而少女死亡後,新的加害人隨之出現,周圍原本的加害人,又將會成為第三波受害人。

若是少女沒死亡,那麼加害人的數量也必然會日益增多,直到將少女的心靈壓垮,或者把她逼死。

‘這不像是一場采訪,而像是一場有預謀的逼迫啊!’

看著下方議論紛紛的人群,以及不斷試圖從少女父母口中獲取,或者引導他們出一些話語的記者,元清微越看越覺得不對。

再加上自己在海邊思考的時候,好巧不巧的報亭邊上被拿來做“牆紙”的破碎報紙,怎麼看都不像是巧合。

‘是在逼迫我出手?還是在人為的製造怪談,或者怪異?’元清微低語一句。

要是前者,那他還真不好動手,經過老乞丐的提點,元清微已經發現城中村其實非常危險,這裏每時每刻都有監六司的人關注。

要是後者那他又很難坐視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