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厲王姬胡(2 / 2)

《史記》中有明確記載:周孝王七年,厲王生,冬大雹,牛馬死,江漢俱動。及孝王崩,厲王立,王室大亂。

可實質上,仔細研究曆史,會發現周厲王其實是曆史上第一位改革家。

他即位之後就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政治改革和經濟改革,一生極富傳奇色彩,首創人類史上多個第一。

他在政治上,改變了“世為卿士”的慣例,唯賢是用。這一做法自然是遭到了當時作為貴族的士階級人民的強烈反對。

他們認為厲王的所作所為,是破壞祖製,是一個品德不佳的君主,在他手下,也不知道誰做輔佐,誰做公卿。

在經濟上,周厲王力圖振興殘破的王室經濟。

當時西周的土地製度是“井田製”,也就是將一大塊的田地分割成九塊,排成“井”字形。

其中中央的一塊田地由大家合耕,其收獲歸國家所有,也就是所謂的公田。

其餘的八塊則是各家所有,屬於私田。

理論上來講,作為子周厲王,是當時最高的土地所有者,有權向任何人收取貢賦,甚至收回土地。

但當時的情況卻是大量私田的開發,使井田製度遭到破壞,加上國人不斷依靠從山林湖澤捕魚、打獵營利,都對朝廷的經濟收入造成了巨大的威脅。

在這種情形下,周厲王首先宣布對山林川澤的物產實行“專利”,其次他又是宣布對銅、鐵、鹽、糖、酒等賺錢的行業進行收歸王室或者國有,實行壟斷經營。

通過這些方法,存儲下一大筆錢財後,厲王又是積極對外用兵。

這一舉動雖然使得軍費開支直線上升,卻也成功振興王室威嚴,當時已經稱王的楚國國君熊渠,就是畏懼周王朝的強大,自動取消王號。

除此之外,周厲王還加強了法製的措施……

而周厲王的種種舉動,同他前麵的商紂王和他後麵的隋煬帝一般,都因為步子邁得太大,不經意間傷到了自己。

最終他的結局,是隨著曆史上首次“國人暴動”而落幕,這裏不得不的是,厲王並沒有被國人殺死,而是被流放,最終活活餓死。

可根據現在紫媛的話語,情況明顯有所不同。

元清微根據現實情況和同紫媛對話的內容,進行推測,周厲王本身應該是一位神裔,同時他又得到了清微宮的傳承,穿梭於各個世界。

最終,他不滿於周王朝的沒落,走上了改革的道路,最終卻被國人所流放。

期間,周厲王的神血,應該已經被廢除,失去了源自於祖先的超凡力量,所以才會走上仙道的路子,並且就此沉寂了數百年。

六百年後,始皇帝展露出頭角的時候,他開始布局,針對當時的始皇帝,利用諸國和秦朝的仇恨,甚至還將佛門引入中土,最終在始皇帝關鍵時刻,陰了他一把。

至於後麵,他恐怕還成為了帝,組建了民國世界的古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