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元清微所知,民國世界秦朝最鼎盛的時代,中原人口大約在兩千六百萬到三千萬左右,而到了漢代建立之初,人口已經下降勉強超過一千萬的程度。
哪怕秦朝在統治期間,進行了修築阿房宮、長城、馳道等等國家宮殿和巨型軍事工程,損耗了上百萬,甚至數百萬的人口。
但剩下的一千多萬去了哪裏。
很顯然這是秦末漢初,因戰亂死亡的人口總數。
這樣數字已經占據當時中原人丁的半數,可謂是駭人聽聞。
聚沙成塔,哪怕紫媛從每個人身上分到的詛咒不過一個人死前散發出的幾十分之一,或者幾百分之一,在如此恐怖數量的疊加,也足夠由量變產生質變。
其罪業的可怕程度,在整個華夏曆史上都屬於少之又少。
最重要的是,修士常年精神與地交感,冥冥之中對於這種罪業的抗性,比起普通人反而是弱了許多。
紫媛當初沒有因為身上罪孽迎來五雷轟頂的劫數,應當是她身體周圍那一層梵文秘咒的緣故。
不過,讓元清微有些好奇的是,西藏佛門為什麼要這麼做?按照他們的性格,怎麼可能會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得到與失去從來都是一對雙生子,其中一個出現,必然伴隨著另外一個。
紫媛從西藏佛門手中得到了苟延殘喘的方法,那麼又失去了什麼?
麵對元清微提出的疑惑,紫媛不僅沒有怪罪他先前已三才觀運鏡觀照自身的做法,反而是開口解釋:“我原本已經支付了一部分的代價,另外一部分則是我身上殘留的水龍。那群大和尚在幫助我驅逐惡業的同時,也是將那點水龍提取出來,作為他們代言人進入中土的憑仗。”
“水龍?”元清微愣了一下,然後很快就是反應過來:“大元和大青?五德終始?”
“沒錯!”紫媛點了點頭,元清微反倒是愣了一下。
五德終始,是陰陽家所主張的一個曆史觀念,在陰陽家的理論當中,金木水火土“五德”周而複始的循環運轉,他們將曆史變遷和王朝興衰過程中的氣數變化進行總結,整理出一係列完整的五行生克規律。
但你若是想要根據五德終始,探查下一個朝代,其實是一件很不現實的事情,因為五德終始本身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理論,而且很少有一個王朝隻有一個單純的德性。
比如夏朝,假如這個朝代是木德,那麼夏朝中期有窮曾經從內部取代,其德性應該是克木之金,或者木生之火,而後少康複國滅有窮,或是火克金,或是水克火。
換句話,夏朝起碼有了兩個不同的德運。
同理,秦朝最開始是水德,那麼項羽代表的應該是土德,而劉邦不是克製土的木,就是同樣克製秦朝水德的土德。
而後王莽繼承於漢,以漢朝為土德為例子,那麼王莽可能是土德,也可能時木德,東漢推翻新莽,對應的德運就是克土之木,或是克木之金。
其中可以計算的數據實在是太多,並且春秋戰國和五代十國這類特殊的時間段,五德的計算更加麻煩,所以真正能夠從五德終始中找出曆史變遷氣數變化的人,其實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