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來曆有二。
一,如意為梵語“阿那律”的意譯,為印度古時爪杖,用骨、竹、木、玉、石、銅等製成,柄長三尺,形狀多樣,或作指劃和防身用。和尚宣講佛經時,也持如意,記經文於上,以備遺忘。
一,如意又稱“握君”、“執友”或“談柄”,由笏和搔杖演變而來。
在《皇至道太清玉冊·修真器用章》中記載:“如意黃帝所製,戰蚩尤之兵器也。後世改為骨朵,真執之,以辟眾魔。”
但無論其來曆為何,如意都已經和蓮花一般,成為佛道兩脈吉祥之物的象征,諸多傳之中,菩薩、仙真都有手持如意的習慣。
如今,元清微以萬年暖玉祭煉三寶玉如意,自然也是會參考這些傳。
九霄金綬虛影浮現,淡淡的清光籠罩山穀,極樂靈屋之力投影而出,防止一些外來力量的異象。而後以道道篆文浮現,智慧權柄加持,平複心境後元清微取出萬年暖玉。
先是以文武火慢慢燒灼,軟化其形體,卻又保存內部道韻,而後將事先準備好的地人三才之氣、日月星光注入其中。
經過數次推演的煉製圖錄在心中浮現,配合地人三才之氣,日月星光一點點的在萬年暖玉原有道韻法紋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形成一係列完整的法禁。
這個過程持續了三三夜,等到法禁初步成型,寶玉也是呈現出如意的雛形。
元清微強打起精神,再是以早就準備好的陰火、陽水反複淬煉,以八分靈風洗滌修飾,穩定內部法禁。
這一過程,又是持續了三三夜,最後元清微修養兩日後,以精氣神點化已經基本成型的玉如意靈性。
隨著元清微的精氣神融入其中,他心神識海之中的如意虛影也是同眼前的如意合二為一。
最終所成之物通體潔白,光華四溢,其體形弧曲圓渾,手柄處隱約有絲絲縷縷紫色光輝形成的明暗篆文,繁而有序,疏密適當,按照周圍氣息變化,在手柄初上下流動,極富美感。
如意首端呈慶雲狀,配蓮花紋路,正中鑲嵌著一個溫潤的寶珠,蘊含著古樸雅致之道韻。輕輕晃動,寶珠之中有三色光輝閃爍,同地人氣機交感,日月星三光輝映。
如意尾端呈三層靈芝狀,配合五福紋路,每道圖紋雖然形體不同,卻精髓神似。
‘能夠一次性成功,還沒有任何錯誤,倒是有些出乎預料啊!’元清微摸著手中玉如意,清聖氣息流轉其上,智慧滋生,心中雜念消散,心中笑道。
‘不過,這也正常,我事先做了那麼多準備,前前後後十多年的努力,若是還出現太多的問題,才不符合正常的情況吧!’
想罷,元清微又是望著還剩下不少的材料,準備趁著興致還在,又是煉製了兩樣自己這些年來,完善煉製方法的寶物。
其中一樣乃是以十萬隻公雞的雞冠血,混同五金之精和萬年暖玉煉製過程當中殘留下來的一些不符合三寶如意靈機道韻的玉屑殘骸,以日月星三光點化而成的血色玉針。
這針蘊含內蘊含十萬隻公雞雞冠血中提取出的一點極陽破邪之力,拳頭大的五金之精被反複淬煉,化作針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