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北邙陰界(1 / 2)

北邙一詞,通常是指代邙山,此山西起三門峽門,東止伊洛河岸,橫臥於洛陽北側,為崤山支脈。中央翠屏山和異山兩條龍脈互相咬合成二龍戲珠之勢,堪稱一處風水寶地,自東漢城陽王祉葬於此後,遂成三侯公卿葬地,進而有了“北邙塚墓高嵯峨”的法。甚至,到了現在北邙一詞,還被用來借指墓地或墳墓。

北邙陰界竟然有膽子以北邙為名,自然不是一般的地方。

根據祖師爺留下的部分殘缺記憶,邙山同蒿裏山、酆都山,在明代之後被修行界並稱為中原三大鬼山。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名號,也和神道的變化有著密切的聯係,民國世界的神道變化,上清宮這樣頂級的修行宗門,自然不可能沒有所關注。

根據上清宗這些年來的探查,神道徹底消失的時間,應該是在明國初年。那時候諸神佛都是神秘失蹤,陰世地府也是支離破碎,不見蹤影,以至於不知道多少亡魂不得接引,難入輪回,遊離於人間。其中最常見的就是頭七之後隨風消逝;運氣差一點的,成了邪道修丹煉器的材料;稍微好一點的開了靈智,卻也因為幹擾人道,被正道超度、鎮壓;唯有極少部分能夠抑製住本能,居於一方,苦心修持,轉入正道。

總體而言,明代初期,鬼道對於人道的影響不大,可到了明代中期,北邙陰界神秘出現,當時明代數位高人前去探查,卻是都陷在其中。

還是師府、上清宮等仙佛兩道頂級宗門的當代掌教攜帶鎮派之寶前去,方才壓下北邙陰界的氣焰,雙方得以相安無事。

元清微繼續追問,倒也是逐漸從石堅口中問出了不少信息。

原來,當年中土仙佛兩道頂級宗門的當代掌教,雖修為通,又攜帶鎮派之寶前去鎮壓,卻依舊不是北邙陰界的對手。隻是北邙陰界之主不知因為什麼原因,在壓下下正道高手之後,選擇談和,表明自己不出北邙陰界,正道修士也是不得插手北邙陰界之事。

正道之人雖然有人不願,但當時的情況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正道幾位領頭還是點頭同意,方才有了如今的格局。

後來正道諸多修士也是明察暗訪,隱約探查出北邙陰界應當就是當年陰曹地府殘骸所化,而北邙陰界之主應該也是昔日某位幽冥大神。

並且,石堅還好似無意的透露出一個消息,極樂靈屋的祭煉之法,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北邙陰界。這話的時候,石堅表現出了一種抗拒,周身竅穴之中隱隱有雷神虛影浮現,震動周圍雷霆道則,元清微目光一變,順勢加大了神力的引動,震暈了邊上的一休和司沐,遮蔽周圍的氣息,看著石堅笑道:“石道友不裝了?”

“我本就不適合做這種事情,開始還能依靠本性,後麵也多是順水推舟,至於一直裝瘋扮傻,吾輩不屑。”完,石堅雙目清明,哪裏還有剛開始嗔癡入心的模樣,他周身竅穴中的雷神虛影紛紛消失,理了理道袍,拱手道:“掌門還有一事要我告訴你。”

“請!”著,元清微引下的神力越發強橫,原本幽冥陰森、安詳寧靜的神威中,又是多了大地的厚重和九的清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