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故事,主要是描寫想象中的科學或技術對社會或個人的影響的虛構性文學作品。
著名科幻小說家羅伯特·海因萊因對科幻故事所下的定義是:“在這種作品中,作者表現了對被視為科學方法的人類活動之本質和重要性的理解,同時對人類通過科學活動收集到的大量知識表現了同樣的理解,並將科學事實、科學方法對人類的影響及將來可能產生的影響反映在他的小說裏。”簡短些說,我們引用艾薩克·阿西莫夫的話來說,“科幻故事可界定為處理人類回應科技發展的一個文學流派”。
科幻故事是西方近代文學的一種新體裁,誕生於19世紀,是歐洲工業文明崛起後特殊的文化現象之一。人類在19世紀,全麵進入以科學發明和技術革命為主導的時代後,一切關注人類未來命運的文藝題材,都不可避免地要表現未來的科學技術。而這種表現,在工業革命之前是不可能的。
科幻小說極易與其它臆想小說相混淆。事實上,甚至有些科幻作家有時也給弄糊塗了,稱其作品為幻想之作,而有時又把一些幻想故事貼上科幻小說的標簽。科幻故事的確和幻想小說一樣,都與臆測未知有關,甚至有時可能享有共同主題,它們的目的,基本上是通過想象的敘述為讀者提供線索,就象巫醫和外科一生的目的都是要給人治病,兩者都創造詭異的情境和描述怪誕現象。不同的是它們的處理手法。如果將科幻故事視為幻想(從不嚴格的意義上說),那麼,科幻故事是一種獨特的幻想,它對奇跡的解釋是“自然的”,而非“超自然”的。主題展開是具有邏輯推理性的,每一步都必須考慮到必要的科學細節,有合理的科學構思;而幻想小說則沒有這些限製,它可以天馬行空,為所欲為。
科幻故事的情節不是發生在人們已知的世界上,但它的基礎是有關人類或宇宙起源的某種設想、有關科技領域(包括假設性的科技領域)的某種虛構出來的新發現。科幻故事最大的特征就在於,它賦予了“幻想”依靠科技在未來得以實現的極大可能,甚至有些“科學幻想”在多年以後,的確在科學上成為了現實。因此,科幻小說就具有了某種前所未有的“預言性”。
在當代的西方世界,科幻故事是最受人歡迎的通俗讀物之一,其影響和銷售量,僅次於驚險故事和偵探故事。
美國著名文學評論家伊哈布·哈桑曾說:“科幻小說可能在哲學上是天真的,在道德上是簡單的,在美學上是有些主觀的,或粗糙的,但是就它最好的方麵而言,它似乎觸及了人類集體夢想的神經中樞,解放出我們人類這具機器中深藏的某些幻想。”
科幻故事與一般的傳統故事不同,其特殊性在於它與科學技術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係,但它又是一種文藝創作,並不擔負著傳播科學知識的任務。
從抒寫幻想的方式來看,它應歸屬於浪漫主義文學的範疇。一些優秀的科幻故事也像優秀的浪漫主義作品一樣,紮根於社會現實,反映社會現實中的矛盾和問題。其中某些傑出的科幻故事,往往能在科學技術發展的方向上,提供若幹有參考價值的預見。有時,某些科學發明尚未出現,科幻故事裏則已經進行生動的描繪,如潛水艇、機器人、宇宙航行等。
我們編輯的這套《世界著名科幻故事精華》,精選了包括法國著名科幻作家、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和英國著名科幻作家威爾斯等人的作品近百篇,既有一定的代表性,又有一定的普遍性,非常適合青少年閱讀和學習。
本套叢書的出版,對於啟迪讀者心智、豐富讀者知識和開發讀者智力,都能產生巨大的作用,是各級圖書館收藏的最佳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