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自古以來,我國勞動人民就把禾(小米)、稻、稷(高粱)、麥、菽(豆)稱為“五穀”,那麼有“五穀之首”之稱的是:(B)
A禾B稻C稷D麥
知識點:因為在我國栽種的糧食作物中,水稻占了l/4以上,而全國約有2/3的人口以大米為主食。
32“荊軻刺秦王”講的是戰國末期燕國的勇士荊軻刺殺秦王的故事,荊軻見秦王時把匕首藏在了:(D)
A兜裏B懷裏C袖子裏D地圖裏
知識點:原文“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是說荊軻拿了地圖捧送給秦王,打開地圖,地圖全部打開,匕首就露了出來。
33“十惡不赦”常用來形容罪大惡極、不可饒恕的人。請問“十惡不赦”之首是:(B)
A謀叛B謀反C謀大逆D內亂
知識點:古代“十惡”罪的內容是:(1)謀反,指企圖推翻朝政。這曆來都被視為十惡之首。(2)謀大逆,指毀壞皇室的宗廟、陵墓和宮殿。(3)謀叛,指背叛朝廷。(4)惡逆,指毆打和謀殺祖父母、父母、伯叔等尊長。(5)不道,指殺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6)大不敬,指冒犯帝室尊嚴。(7)不孝,指不孝祖父母、父母,或在守孝期間結婚、作樂等。(8)不睦,即謀殺某些親屬,或女子毆打、控告丈夫等。(9)不義,指官吏之間互相殺害,士卒殺長官,學生殺老師,女子聞丈夫死而不舉哀或立即改嫁等。(10)內亂,親屬之間通奸或強奸等。
34古代刑罰規定一般在什麼時候執行死刑?(A)
A秋冬行刑B立春行刑C春分期間行刑D斷屠月行刑
知識點:秋冬行刑,即把死刑的執行安排在秋冬兩季進行,這是中國古代在陰陽五行說的理論指導下形成的一種行刑製度。
秋冬行刑雖為曆代通例,但也有個別朝代,如秦代,四季均可行刑。即使是各朝具體期限也不一致,也有少數統治者破壞這一通例的情況。
35“入木三分”這個典故原意用來形容:(C)
A文章深刻B雕刻技術高C書法筆力強勁D射箭本領高
知識點:一次,當時的皇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雕刻的工人在雕刻時非常驚奇,王羲之寫的字,筆力竟然滲入木頭三分多。他讚歎地說:“右軍將軍的字,真是入木三分呀!”
36古時候男子到了20歲時舉行“冠禮”,表示成年;古時的女子是在多大時算成年呢?(D)A22歲B20歲C18歲D15歲
知識點:古時候,女孩子15歲時盤發插笄,表示成年。
37我國曆史上唯一的女狀元是:(D)
A蘇小妹B梁紅玉C謝道韞D傅善祥
知識點:我國曆史上才女很多,但從唐代開始實行科舉到清末廢止科舉,曆代封建王朝點出的狀元中並沒有一名女子。我國唯一的一名女狀元產生於太平天國。太平天國提倡男女平等,自起事以來就建有女官統領的女營。定都天京後,為了選取有才幹的女子參加行政工作,曾在太平天國癸醜三年(1853年)專門舉行過女子科舉考試,取傅善祥為第一。傅善祥是金陵人,時年20歲,很有才華。
38現在,不少大人和小孩,都對漫畫情有獨鍾,那麼漫畫到底起源於哪國?(B)
A日本B中國C美國D韓國
知識點:我國漫畫最早在南宋就已出現,而且是政治諷刺畫。在我國,“漫畫”一詞源於20世紀30年代。漫畫雖源於我國,但開始不叫漫畫,隻叫諷畫、諷刺畫、諷喻畫、諷字諧畫等。1925年,畫家豐子愷創作了有獨特風格的畫,此事不久即被當時的著名刊物《文學周報》主編鄭振鐸知道,於是向豐子愷索稿,並為其作品辟一專欄《子愷漫畫》。
39“縣官不如現管”中涉及的是縣太爺的:(C)
A姑父B老丈人C小舅子D表弟
知識點:一次鄉試來臨時,縣太爺恰巧病了,隻好把這個美差委托給心腹縣主簿單淦。單淦得到這個發財的美差,狠賺了一大筆。
時光飛逝,不覺期限已到,單淦正要關門時,來了一個身穿綢緞、挺胸凸肚的豪門子弟。單淦見狀,喜笑顏開。不料,那人卻是一“鐵公雞”,單淦氣得將他趕出了大門。
這個富豪子弟衝到縣太爺家,號啕大哭。原來他是縣太爺的小舅子,縣太爺問明情況後,唉聲歎氣地說:“真是縣官不如現管呀!”
40“有緣千裏來相會”,常用來形容婚戀、交友、做事或達到某種目的要講求機緣。其實這個“緣”是由()演化而來。(D)
A圓B源C園D猿
知識點:人們相信婚姻是有緣分的,並為此演繹了一則有趣的故事:
據說在很久以前,一個富家嬌女的寶簪被一外地客商所養之猿拾得,該客商因此有緣與富家女結為夫妻。豈料在新婚之日,猿因偷吃食物被客商殺死,富家女覺得客商傷天害理、忘恩負義,斬釘截鐵地說:“我們是有‘猿’千裏來相會,無‘猿’對麵不相逢。”遂將客商趕出洞房。這門婚事就這樣告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