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角音。天水郡。伯益裔孫。造父事周穆王,以功封於趙城,子孫因氏焉。其後叔帶仕晉,至趙夙世為晉卿;傳趙籍,始滅晉為侯。漢有趙廣漢,為京兆尹,宋太祖之遠祖。

[錢]

徵音。彭城郡。係山篯氏。彭祖姓篯名鏗。支子去竹而氏。篯,音尖。鏗,音坑。

[孫]

宮音。樂安郡。係出姬姓。衛武公子惠孫之孫,以祖字為氏世為衛卿。又楚有孫氏。艸為姓之後。孫叔敖為楚相。又齊有孫氏,陳姓之後,陳無宇子子占有功,賜姓孫氏。其後有孫武子。為吳將。子之裔,世居富春。漢末有孫權,為吳帝,武子之裔也。艸為,音委。

[李]

徵音。隴西郡。係出理氏。皋陶之後,代為理官,子孫以官為氏。有理利貞避紂居李樹下,改為李氏,老子之祖也。其後李牧仕

趙,李廣仕漢。唐祖李淵,廣之裔也。又晉有裏克,衛有禮至,皆理氏之後,與李同源。

[周]

角音。汝南郡。係出姬姓。周平王少子烈之後,以國為氏。周有周任,戰國有周霄。

[吳]

羽音。延陵郡。係出姬姓,武王封太伯弟仲雍曾孫於吳,其後子孫以國為氏。戰國有吳起;漢有吳芮,世為長沙王。

[鄭]

徵音。滎陽郡。係出姬姓。周厲王少子友封於鄭。支子以國為氏。孔子弟子有鄭國,秦有鄭安平。漢有鄭子真,裔孫鄭露,避晉亂,徙閩莆,興立學校,化行七閩。宋鄭樵、鄭俠皆其後。

[王]

商音。太原郡。係出姬姓。周靈王太子晉之後。周有王詡,齊有王蠋。秦將王翦子賁生離,離子元,居瑯琊郡;元弟威,居太原郡。又田齊之後,避難改為王氏。又魏信陵君子孫改姓王氏。又殷王子比幹後亦曰王氏。凡二十一望。惟太原、瑯琊二郡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