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料“響尾蛇”葛輝冷冷發笑,運起內勁道:“楊大俠,你是綠林出身,年少時也幹過打家劫舍的勾當,咱們也算是一家人,相煎何太急?”他故意將“打家劫舍”、“一家人”得極為響亮,好教在場人等無不聽的清楚明白,令楊無忌名譽掃地,難以下場。他話音剛落,數千人登時爆發了一場劇烈分歧,有人:“楊無忌假仁假義,我早就看出來了,他不過是個欺世盜名的偽君子,去你媽的中原大俠!”也有人反唇相譏:“楊大俠雖是綠林出身,但處世極具原則,不同於無恥匪類。”更有老者咂嘴弄舌:“年少時有不端之舉,原是常情之事,如今浪子回頭,何必再翻陳年舊賬?”吵吵嚷嚷,非議之聲接連傳出,黑道中更是有人幸災樂禍,吹口哨,拍手掌,猛喝倒彩。
楊無忌哈哈大笑,輕捋長髯,向群雄高聲道:“楊某年少時家境貧寒,隻得落草為寇,在綠林中混口飯吃,這件事在江湖上人所共知,那也不消得了。但楊某自撫良心,一生沒幹過傷害理之事,所劫之類,必是為富不仁的地主豪紳、貪汙腐敗的齷齪官吏,即便如此,我也不曾傷他們性命。楊某不但從未騷擾過黎民百姓,甚至還將奪來的錢財救濟窮人,那也不必再提。綠林好漢,怎能與你們這些妖魔鬼怪相提並論!”聲音粗獷豪邁,直傳千裏,確有一股不容侵犯的威嚴。楊無忌一語言畢,群雄豎指稱讚,四下裏登時安靜了許多,隻因他所言屬實,不少人都能為他作證。
雖然如此,綠林出身畢竟是楊無忌一生中不大光彩的地方,不過江湖上念及他今日的品德與威望,若非故意滋事之人,便隻字不提他少年時的行徑————但一個人的過去,是不是真的有那麼重要?每個人都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的出身,但卻有機會做出選擇,選擇通過哪條道路、何種方式,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此刻黑道千餘人中魚龍混雜,也並非人人都像鬼見愁、梵吃人、段屍解一般無惡不作,其間仍有許多明通事理的好漢存在,他們講究道義,甚至還擁有自己較為可取的處世法則,未曾傷害過別人,卻因為各不相同的原因,被貼上了“標簽”,落著個口碑不佳的結果,這是極不公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便在糾纏之時,忽聽衣袂帶風聲“呼呼”急響,千餘人抬頭望去,隻見五十餘名精壯漢子排成四列四行的縱隊,同時施展輕功,如飛燕般掠了過來,剛好落在黑白兩道陣前的“楚河漢界”之上,占住了一大塊空地!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單憑這份輕功而論,這五十餘名漢子俱都身懷上乘武藝,絕不是泛泛之輩,真不知他們有甚打算。
隻等那些漢子落地之後,站在前麵的人細瞧他們容貌,先是嚇了一跳,隨即捧腹大笑;泰山派的一眾女弟子更是笑得花枝亂顫,就連柳青也不禁愣住了神;若不是柳青阻止,賈病勢必要過去摸摸他們的腦袋,詢問原因;至於排在後麵不知原由的人,或極目遠眺,或運氣攀岩,在石窟上找個合適的所在,都想看看究竟是什麼個情況。
原本肅殺緊張的氣氛,竟因這些漢子的突然出現變得和緩了許多。
正是:為仇為利決生死,可笑可歎外仙。不知那些漢子怎生容貌,引得大家啼笑皆非?黑白兩道是否難免一戰?那“千裏傳音,對話群雄”的神奇女子究竟是誰,有甚意圖?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