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樣,在基督教變成世界性的大宗教之前,
有一件必須發生的事情,必須與耶路撒冷以及狹隘的
舊信仰的同類偏見徹底分離。一位叫保羅的優秀演說家和組織者
挽救基督教於轉向另一個猶太教派的危險命運。保羅離開了猶地亞,
來到遙遠的歐洲,把新教會變成了一個國際性的大組織,這個
組織得到了猶太人、羅馬人以及希臘人毫無差別地認可。
我們對保羅的事跡非常了解。
站在曆史的角度,我們對他的了解確實要遠遠超過耶穌。四福音書後麵的《新約》第五卷是《使徒行傳》,以長達十六章的篇幅詳細地敘述了保羅的一生。在他記錄的在異教徒旅行的信件中,我們會發現他對教義的詳細描寫。
保羅生活在大數城,父母都是猶太人,大數城位於小亞細亞西北部的西裏西亞,父母為他取名為“少羅”或是“掃羅”。
掃羅的人脈非常廣,在帝國的許多地方都有他的親戚,他在很小的時候就被送到耶路撒冷接受教育。
他的身分在這裏有點特殊,盡管是猶太人,卻又恰巧是一個羅馬的公民。
這個榮耀好像是因為他父親為羅馬提供了某些服務而得到的。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這可以說是一個擁有很多特權的護照。
完成了自己的學業後(當時所有的猶太孩子都必須接受的一個傳統教育),掃羅給一個製作帳篷的師傅當學徒,後來,他從事了這個行業。
由於掃羅曾經在嚴謹的法利賽學派那裏被培養過,當猶太公會處死耶穌時,年輕的掃羅竭盡全力擁護他們。
從那以後,他熱情地加入到了年輕而又狂熱的群體中,這些人想要徹底清除令他們嫉恨的耶穌曾經在加利利以及猶地亞地區散布的異教邪說。
當司提反被公會用巨石砸死的時候,掃羅就在現場,沒有做出任何舉動去挽救那個為了新信仰第一個獻出生命的可憐人。但是,他經常在一幫以古老法律的名義下實施新的犯罪的暴徒中衝到前鋒,他幾乎每天都會和耶穌的追隨者們交往。
這群最初的基督徒與當時大部分人形成了一個極大的反差,他們用自己的行為,為全世界人樹立榜樣。他們的生活嚴肅而有節製,從來不會撒謊,他們救濟窮人,還會和有困難的鄰居共同分享自己的財富,當走到生命的最後關頭時,嘴裏還在為那些逼迫他們的人祈求寬恕。
起初,掃羅非常困惑,很快,他便意識到,耶穌不隻是一個在那群從來沒有見過他的人中激起這種狂熱的革命煽動家。
他是一個聰明的學生。耶穌曾經扮演過一個非常聰明的老師,掃羅一下子理解了耶穌,藏在他從未見過的主的意誌下麵。
他的皈依就是在一條寂靜的大道上發生的,他正在前往大馬士革的路上。耶路撒冷政府聽說許多猶太人已經開始傾向於基督教的教義,大祭司讓掃羅稍去一封寫給大馬士革同僚的信,他要求他們交出這些異教徒,並帶回耶路撒冷接受審判,再處以死刑。
掃羅興衝衝地接受了這個恐怖的使命。但是,在他抵達敘利亞首都之前,他產生了一種異象:他的肉眼一下子變得什麼都能看見了。
從那時起,數以萬計的人們得出一個相同的結論:耶穌是對的,大祭司才是錯的。
掃羅沒有去送信,也沒有要求拘禁那些異教徒,反而直接求見大馬士革基督教社團的一個叫亞拿尼亞的首領,請求這個人為自己施洗。從那一刻起,人們管他叫“保羅”,他就是以這個名字得到的“外邦人使徒”榮譽稱號。
他放棄了自己製作帳篷的職業,應巴拿巴(他是來自塞浦路斯島上的最初的皈依者)的邀請,他前去安提阿城,也就是在這裏,基督徒這個稱號第一次公開地賦予那群接受耶穌思想並且不再在猶太會堂裏崇拜的人們。
保羅隻在安提阿城住了幾天的時間,緊接著,他開始了環遊世界的傳教士生涯,他曾經到過帝國的每一個角落,最後他得到的是一個不知名的羅馬墓地中一個殉道者的墳墓。
最初,他主要工作在小亞細亞沿岸的小城鎮裏,成功地令很多人皈依基督教。希臘人非常樂意聆聽他的宣講,他們完全可以理解他充滿了智慧的思路,他們為他打敗他們的反駁的智慧所感動,他們心甘情願地皈依新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