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乃天下名山,傳說山中有珍禽異獸棲息,更有仙人出沒,飄渺其中,隻是蹤跡常人難覓。
羅浮山腳下有一座大鎮,名曰太平鎮,太平鎮隸屬大蒼王朝十八州之一的幽州管轄地界,而幽州的太平鎮向來是白馬幫的勢力範圍。
白馬幫幫主莊萬仇外號一刀斃命,一手三十六路虛空刀法威震幽州,難逢抗手,為人豪邁,重義氣,不僅在幫中頗得人心,而且幽州別家幫派人物都對之十分佩服,人脈甚廣。
莊萬仇做人做事都有一手,為人處世左右逢源,因此白馬幫在他的打點下,蒸蒸日上,從一個無名小幫,經過十多年的經營,一躍成為幽州第一大幫。
莊萬仇管理幫派自有一套,十分順手,但是在管教自家的時候,卻是處處碰壁。自從前妻羅氏死後,莊萬仇又娶了幾房小妾,如今四十六歲的他,包括羅氏生前所生在內,共有四子三女,可以說人丁十分興旺。
在中土神州,原配妻子亡故,那麼第二房的小妾則繼任原配妻子的地位,原配妻子的名分雖然還保留,實際上在家族中已經沒了什麼地位,包括她所生的孩兒,將來在繼承家業的時候,得到的要比其餘的兄弟姐妹要少的多。
因此羅氏的兒子莊孚自從在羅氏死後,在莊家的身份地位就下降許多,雖然莊萬仇對羅氏的死深感痛惜,但久而久之也就淡忘了,而至於莊孚,由於平日少言寡語,並不如他的幾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那般會討好說話,得不到莊萬仇的喜愛,因此就漸漸地被莊萬仇所遺忘。
不上幾年,莊萬仇似乎忘記了這個兒子似的,平日裏他又忙於幫中之事,也難得碰麵,因此莊孚逐漸地徹底在莊萬仇心中消失。
雖然在家族中的地位身份,十分尷尬,許多人都不在乎他,甚至一些奴仆都對他不冷不熱,渾沒把他當少爺看,但是莊孚這個十六歲的少年,卻仿佛對此並不放在心上。自從母親死後,在莊孚的心裏,就沒了什麼牽掛,母親活著的時候,他為母親而活,母親死後,他隻為他自己而活。
中土神州武風盛行,開國君王便是武夫出身,平定天下後更是倡導武風,雖然口頭上說文武並重,實際上更偏向於武風。
莊孚每日早晨,都會到太平鎮的大廣場上習練武藝,雖然他的資質似乎並不怎麼出眾,別人也沒有注意到他,但是他總是堅定一個信念,勤能補拙,隻要努力,他相信鐵杵總會磨成針的。
先是環繞廣場跑了十多圈,大汗淋漓後這才來到廣場一角,隨便從兵器架上挑揀了一柄雁翎刀,莊孚便開始練起中土神州上最普通的一套太祖刀法。
太祖刀法乃是大蒼王朝國師頒布的刀法,流傳甚廣,在中土神州,幾乎三歲的小孩都會耍上幾手。可以說是極為大眾化的一套刀法,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莊萬仇乃是一幫之主,武藝高超,雖然還未達到傳說中的先天境界,但是也已經接近那個層次,他賴以成名的三十六路虛空刀法,早就被他煉得已臻化境,威力不凡,在後天境界中已經難有人能勝過他。
隻是莊萬仇武藝雖厲害,卻沒有悉數將自己的絕學,都傳給自己的後代,煉武跟修仙是一樣的,都講究一個資質問題。
中土神州的嬰孩一旦出身,都有專門的摸骨先生,來給嬰孩摸骨,以此來判定這個孩子將來在練武方麵的成就,如果資質太差,那麼就讓這個剛出身的孩子棄武從文,省的將來浪費時間和精力在這孩子身上。
莊孚也不例外,一出身就被摸了骨,隻是當時的摸骨先生說他先天體弱,並不適合練武,因此莊萬仇打一從開始,就沒打算將自己的絕學傳授給這個嫡長子。
不過隨著年齡的增大,莊孚雖然一開始就被說成沒有練武的天賦,但是他很顯然對練武十分感興趣,並沒有因為被那摸骨先生說自己不適合練武而放棄這一項對於他來說十分有趣的活動。
不錯,對於莊孚來說,練武,隻是簡單的活動而已。
雖然體質甚差,但是莊孚發現,他在武學方麵的眼光獨到,似乎天生就有近乎高度敏銳的洞察力。
練武的目的,本來就是強身健體,隻是在這個諸國林立的世界,時代賦予了它征戰殺伐的含義。
莊孚從很小的時候,就喜歡跑到太平鎮的廣場上看那些守衛軍士習武,尤其是那些武藝超凡的驍騎衛,所施展的每一招,每一式,都會被莊孚牢記心中,並將這些影像存儲在他腦海中的腦核之中,在他有空閑的時候,就不斷反複的重放,分析,判斷,甚至能夠透析以及推演這些招式變化的下一個套路,如果是真人對戰,莊孚甚至能夠預料到對方後續的千招內的跟進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