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篇 在法國的你(2 / 2)

在其日常生活裏,法國人愛送花,也愛養花。在巴黎,你到處都可以見到花。稱其“花都”,真的是名符其實。那裏的人們都喜歡在自家門前種上花草;其室內往往也有鮮花的芬芳,令你感到春意盎然。

在法國,“住”是一個較大的問題。你要找比較寬敞、舒適的地方,往往又費事又費錢。在巴黎,大街小巷各種各樣的窗子都配上了別致的窗簾,你也應養成掛窗簾的習慣,用法國人的話說,就是“將美置於窗前”。

如果說巴黎人是世界性的“國際模特”,一點都不過分,他們在穿戴上花樣百出。目前,極其講究和奢華的法國人,終於使巴黎成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世界“時裝之都”。很多高級時裝都是出自於法國,例如,迪奧、夏奈爾等。其服飾潮流時刻翻新,年年不同。現在,服裝與文化、與健美,甚至與保健等都掛上了鉤。

不過,近年來,人們的著裝觀念開始趨於簡樸、大方而舒適。球衣、牛仔褲等成為大多數人的便裝。即使穿西服,在一般情況下,人們也很少成套地穿,領帶也常常是能不戴就不戴。但在正式場合,政府官員、企業家和出席者都還是會在自己的裝束上刻意講究一番,以示莊重的。

過去,女士們最怕冬天,因為無論天多冷,女士都應著裙裝以示莊重,極少有人會穿長褲。而現在,年輕的女士們則大多喜歡長褲、平跟鞋,有時甚連襪子也懶得穿。

要是說“吃在法國”,肯定一點都不誇大其辭。麵包是那裏的主食,其中可以加入許多富於營養的特別配方。在巴黎,幾片麵包加上一杯牛奶或牛奶紅茶,就是一頓早點。

法國菜肴以其美味可口、品種豐富、選料廣泛而名聲極響,並為法國贏得了“世界三大烹調王國之一”的美譽。法國菜選料鮮,人們愛吃肥濃、鮮嫩而略生的菜。比如牛肉僅七八成熟,水鴨才三四成熟,至於牡蠣,則幹脆生吃。吃的時候,自己再加一些大蒜、丁香、芹菜、胡蘿卜等配色、調味,那就盡善盡美了。

法國人還特別喜歡吃一些極具營養價值的菜,例如,蝸牛、青蛙腿、昆蟲、鵝肝等。這些都是在其他國家難得見到的美味佳肴。法國人的家常菜是炸牛排加土豆,而對於無鱗無鰭的魚、魚翅、辣椒等等,他們則沒有什麼興趣。

在法國進餐時,你必須適當注意一下自己在餐桌上的舉止。進餐時,你可以將自己的雙手放在桌麵上,但注意不要將雙肘搭上來。進餐中,刀叉應一半放在碟中,一半放在桌布上。此外,你盤中的菜一定不能剩餘下來。否則,主人和廚師都會很不高興。你無論對某一菜多麼喜歡,也不要誇張地撕麵包皮去蘸盤子裏的菜汁,那樣則是一種頗為粗俗的舉動。

如果你對於“洋酒”略知一二,那你就會發現,在法國,你無異於處於名酒、好酒的天堂。法國人隻要是進餐,那就必然會有酒。他們喝起酒來,就像英國人對於茶的那種偏愛,不分晝夜,想起來就喝。酒,在那裏隻不過是一種普通飲料。因此在法國,你若是在酒桌上不勝酒力,那最好將杯中酒一飲而盡,這樣主人就不會再給你加了。要是你總喝不完,主人就總會流水般不斷地給你添加,讓你喝得敗下陣來。

法國人愛喝酒,也有許多講究:你如果應邀出席宴會,那多半會是先上來一點威士忌、羅姆、利口酒等高度數的甜酒。在進餐時,則一定要喝葡萄酒。烈性酒通常是不上餐桌的,人們隻是會在飯後來一點白蘭地,以助消化。

進餐中,葡萄酒也是有講究的,即視菜的具體品種而定:吃海鮮時,要配玫瑰紅或白葡萄酒;吃肉、禽、蛋時,則要配紅葡萄酒。如有節日和喜慶,往往還會來一瓶噴灑著泡沫的香檳酒以助興。

法國多產名酒。波爾多地區的紅酒,香檳地區的香檳,幹邑地區的白蘭地,早已是名聞全球。對於“拿破侖”、“馬爹利”、“軒尼詩”、“人頭馬”等法國白蘭地名牌,你一定非常的熟悉呢。

此外,法國人也很愛喝啤酒和汽水,他們還特別喜歡飲用礦泉水。

平時,法國人喜歡以獨特的蒸餾方式做出風味獨特的咖啡。巴黎的咖啡館舉世聞名,有機會你不妨親身體驗一番。

法國人往往自古以來就有一種自豪感,這一點最明顯地體現在他們對於英語的態度上。其實英法兩國一直聯係最多,在法國絕大多數人都會說英語。可是,你若是在巴黎街頭用英語問路,法國人十有八九會故意裝作聽不懂而將你晾在那裏。所以,在法國,有關“揚英抑法”、“美國強大”等等的話題,你最好少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