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派的韓國人往往還有一些特殊的食物禁忌,這也需要注意,以免有時好心反被人誤解。比如,有孕婦的家庭是不吃鴨肉和兔肉的。新生兒出生後的21天內被稱為“三七”,一定要禁食雞肉、豬肉、狗肉等,而且也不能談論葬禮,家人也不會去吃服喪人家的食物。否則就會被認為是對其新生兒的一種咒罵。
與韓國人交往,必須適當地留意一下他們的傳統節日,例如,除夕、歲首、寒食、燈節、洗頭日、百中日、秋夕,等等。
1896年,當時的朝鮮廢除了陰曆新年。直到1989年,韓國政府才專門恢複了這一傳統節日。這幾年,在韓國人的傳統節日中,最為隆重的就是這個節日。
在其新年期間,去韓國人的家裏拜訪,並且送上一點精美的禮品,不失為一種加強聯係和溝通的好方法。
韓國人往往比較注重家庭禮節。在那裏,如果有人把你很正式地介紹給他的家人,那就表明你們之間的交情已經不淺了。
韓國人的家庭禮節非常繁雜。當客人來訪時,他們肯定要按照客人的不同身份對其行禮。這時你一定要大大方方地接受,否則會被認為不尊重其家人。那樣的話,也就是不尊重行禮者本人。
平時,韓國人在“尊老與敬老”方麵也十分講究。與年長的韓國人交往,或去韓國人家中做客時,一定要表示出對老年人的照顧和尊敬。
在韓國人的日常生活中,長輩們通常都是說一不二的。對年長者的稱呼,通常也不能直呼其名,而是一定要使用敬語。這與西方國家的做法,顯然是不一樣的。
此外,韓國人極其重視慶賀老人的“花甲”、“進甲”和“回婚”。
所謂“花甲”,即老人的60歲生日。所謂“進甲”,則是指的老人的61歲生日。老人的這兩個生日,都是必須大加慶賀的。你如接到這樣的邀請,應當盡可能地前去參加,那樣的話,主人一定會非常高興。
韓國的夫婦一般不舉行西式的金婚和銀婚慶賀。他們多數成婚較早,人比較長壽,婚姻關係也比較穩定。因而他們擁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婚慶日:“回婚”。在那裏,晚輩一定要在長輩結婚60周年時為其舉行隆重的所謂“回婚”的慶賀。這是一個極其重要的慶典。能夠舉行回婚儀式,往往是老人及其兒女的一個極大的榮耀。如遇上這樣的機會,一定不要忘了送去你真誠的祝福。
現在,韓國人的服飾與其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變化。除老年人外,人們多穿西式服裝。隻有到了節日,中青年婦女才會穿上鮮豔的民族服裝。除此之外,舉行婚禮時,新郎新娘一般也要穿上民族盛裝。
在韓國的日常生活中,你通常不必在服裝上有過多的考慮,隻要其舒適、得體也就行了。
在韓國,有的時候你還要了解一下其宗教活動。韓國人的宗教信仰很雜,分為外來宗教和本地宗教等兩大類。
由於受中國文化的影響,在其外來宗教中,佛教傳入最早,也最有影響。同時,中國的儒家思想對他們影響也很大。在韓國人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麵,如家庭觀念、倫理道德、生活哲學等,都帶有很濃厚的儒教色彩。
此外,伊斯蘭教和基督教在韓國也有其深刻的影響。
相比之下,其本地宗教,諸如以儒、佛、道為宗的天道教、圓佛教等等,在韓國反而不占主導地位。
近年以來,信教之風在韓國再度興起,因此,與韓國人打交道之前最好能了解清楚:對方是否信教;信什麼教?在不知其具體底細的情況下,談話最好少涉及宗教問題。對一些宗教禁忌,那就更要慎重。能夠避開不談,就應當盡量不談。
由於曆史上日韓關係的一些糾葛,不少韓國人心中對日本沒有太多的好感。加之日本戰後經濟飛速發展,韓國又首當其衝成了日本急於占領的市場之一,這對韓國的新興工業衝擊極大,也使日本在韓國“不吃香”得很。所以,在韓國,你不要當著韓國人的麵說日本如何如何。其實你可以發現:韓國人的民族自尊心極強。那些腰纏萬貫的韓國富翁們,幾乎全都開著本國產的“大宇”、“現代”等普通轎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