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9章 蘇聯“流星”號極軌道氣象衛星(1 / 1)

蘇聯/俄羅斯的軍民兩用極軌道氣象衛星。該係列發展了三代衛星:流星1、流星2、流星3.1969年3月26日開始發射Ⅰ型,到1981年7月共發射了31顆;1975年7月11日開始發射Ⅱ型,到1982年底已發射9顆。

這一係列衛星的任務是搜集全球2/3以上地區的雲層、冰雪層、大氣輻射、氣流和風暴等氣象資料,並向本國氣象中心和作戰部隊的氣象站發送信息。

衛星重1~2.2噸,高約3.5~5米,直徑1.5米,有兩個太陽電池翼,主體由兩個密封艙組成。其中上艙有傳動裝置和無線電係統,包括確定軌道參數和發送遙感數據的設備、電源係統以及由慣性輪、氣體推力器和離子發動機組成的三軸姿態控製係統;下艙有科學儀器。

流星係列的每一顆衛星繞地球一圈可以獲得8%~20%地球表麵雲層覆蓋和輻射的數據,兩顆衛星在24小時之內就能對整個半球觀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