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豬狗不如”的80學生時代(1 / 1)

懷念“豬狗不如”的80學生時代

上世紀80年代,正好是我的初中時代和高中時代。相信大部分同齡人對那個年代的中學生活記憶猶新,我們的青春年少、我們的風華正茂,連同那個時代獨特的物質匱乏和思想單純,都永久地存留在70年代人的記憶裏。

那個年代的學生生活,雖則是豆蔻年華,卻被我們一幫同學笑稱“豬狗不如”!這句話沒有任何貶義,純粹是對當時學生生活特別是物質生活艱辛的自嘲,也是對自身精神狀態的一種自豪:能夠在貧乏單調的學習生活中安然對待,甚至享受其中,若幹年後怎麼不為我們而自豪?

許多事情,雖然已經過去近二十年,但在我們的記憶中,有些卻是曆曆在目的。

其一,記得初中時,我們這些十幾歲的半大孩子,遠離父母到鎮上的重點初中讀書,學校當時隻提供缽飯,不提供賣菜,更加別談新鮮的蔬菜了。每個周末我們回家一次,在家好好吃兩餐(其實生活也很一般,但感覺無比的幸福),返校時背一袋米、帶兩罐頭瓶鹹菜,手上基本是沒有什麼零花錢的。這就是我們一個星期的全部生活保障!最難忘的是夏天在校的時候,帶來的鹹菜、腐豆腐常常長蛆了(當然是一種很衛生的蛆)。但吃飯的時候,我們一邊自我解嘲著說“連豬都比我們吃得好,還有新鮮的豬草吃。我們連豬都不如,哈哈”,一邊若無其事地把蛆挑起、丟掉,照常把鹹菜和飯混合,開心而知足地吃個精光。

其二,高中的時候,到更遠的高中去讀書了,那時學校的生活稍微有了一些改善,但學習卻抓得更緊了,除了月末(那時候放月假)可以睡一兩天懶覺,平時一般是清晨6點左右就起床朝讀,晚上(準確說是夜半)十一二點甚至轉鍾才上床睡覺。我們常常笑稱自己“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真是過著“連狗都不如的生活”!但玩笑歸玩笑,大家還是照常早起晚睡,精神勁頭十足,好像是享受其中。要是真的偶爾放假不回家而是留在學校,還是照常早起學習,很少有人睡懶覺補一補的。

這些“豬狗不如”的故事,現在成了我們同學聚會時的經典談資之一,老生常談卻常談不厭,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如今,當大家一邊優雅地品著紅酒一邊吃著正宗的西式牛排,或者在地道的“農家樂”裏熱鬧地吆喝著,沒有多少人覺得學生時代的記憶痛苦不堪,相反卻常常懷念那個年代的純真、上進,感歎那時候強勁的學習、生活動力。

當然,年代不同了,我們不太可能要求現在的孩子們繼續著我們那樣的學習生活。我們懷念“豬狗不如”的80學生時代,不是憶苦思甜,不是進行政治教育,更不是推崇那個時代的學習和生活方式。我隻是在想:無論社會怎麼變,莘莘學子奮發圖強、自立向上的樂觀精神,卻應該是永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