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曆二十年的冬天,相比於往常要走的晚一些。
乍暖還寒,遼東大地上剛剛下過了一場春雪,放眼望去,四處都是白雪皚皚,一陣冷風吹過,卷起地上一層薄薄的積雪,打在人的臉上,宛如刀割一般。
鐵嶺衛,街上的行人不是很多,便是有,也是行色匆匆,雙手插在寬大的袖口,腦袋縮進衣領,將自家全副武裝,生怕凍壞了。
遼東這地界,雖說是往常時節也是如此,可終歸到了這個時候,也該著有了些許暖意了,可今年不知怎的,偏偏老天這般不體恤人,到了四月天,卻依然冷的怕人。
行人在經過一處大宅院的時候,都會忍不住朝裏麵張望兩眼,然後便低頭離去,轉過身的時候,嘴裏還不斷的喃喃自語。
門前的積雪剛剛被清掃幹淨,中門已經大開,兩個老家人無精打采的坐在門口的長條凳上,抽著旱煙,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閑話。
朱漆大門上方的門樓處懸掛著一塊匾額,燙金的大字龍飛鳳舞一一李府!
在鐵嶺衛這個地方,沒有人不知道這家的主人是誰,但凡提起的,無不伸出大拇指誇讚一番一一李成梁!那可是咱鐵嶺衛走出去的能人。
在整個明朝將吏貪懦,邊備廢弛的情況下,李成梁可以稱得上是邊將之中中流砥柱般的大人物,特別是戚繼光去世後,號稱“遼東磐石”的李成梁儼然已經成了大明朝唯一當得起“名將”這兩個字的人了。
李成梁英毅驍健,大有將才。因家貧,四十歲上以生員襲職。初為險山參將,因屢建戰功,明隆慶元年進副總兵官,協守遼陽。隆慶四年,擢為遼東都督僉事,駐節廣寧。明嘉靖後期至隆慶年間,韃靼插漢兒部多次進犯遼東。十年間,明三員大將相繼戰死。時值邊備廢弛之秋,李成梁蒞任即募四方健兒抗擊蒙古、女真各部的侵擾,由是軍聲始振。萬曆初期,滅建州女真首領王杲、子阿台部,數次大敗插漢部酋長土蠻、泰寧部酋長速把亥,計殺海西葉赫部首領清佳砮、楊吉砮。
鎮守遼東二十餘載,直到萬曆十九年,李成梁因為某個多嘴的言官在萬曆皇帝麵前胡言亂語了一通,被革職還鄉,可李成梁的幾個兒子,哪個是了得的。
都說是將門虎子,將門虎子,可這句話用在李家,那才叫恰如其分,李成梁長子李如鬆,上個月被萬曆皇帝拜為陝西軍務提督征哱拜去了,次子李如柏官拜宣撫參將,三子李如楨萌蔭錦衣衛指揮使,四子李如樟任都指揮僉事,隨長兄李如鬆去了陝西,五子李如梅為廣寧衛指揮使,六子李如梓官至參將,七子李如梧,八子李如桂一樣跟著長兄到了陝西,在提督府任遊擊將軍。
九個兒子,八個都在軍中效力,個個都是如龍似虎般的人物,雖然眼下李成梁不再是這遼東地麵上的頭號人物了,可誰敢壞了舌頭,說老李家衰敗了。
可如今李成梁卻遇上了件煩心事,正是在他的小老九李如楠的身上,俗話說“老兒子,大孫子,老人家的命.根.子”,李成梁今年已經六十八歲的年紀,他的這個小老九李如楠可是在他五十歲生日那天降生的,又是嫡子,自小就備受寵愛,李成梁夫婦將李如楠當成了心頭肉,八個哥哥更是將他當成了小祖宗一般供養著。
再加上李如楠自小就不凡,天生怪力,十歲上下便能拉得開五石硬弓,百步之內,箭無虛發,羞得教他箭術的老大李如鬆差點兒自溺於茅坑,十二三歲便能在馬上將一柄七八十斤的大刀舞得虎虎生風,將他的幾個哥哥殺的屁滾尿流,望風逃竄。
可前幾日也不知怎的,好好的吃著晚飯,突然驚叫一聲,便暈厥在地,怎的都叫不醒,請了當地幾個有名的大夫都看過了,隻是說小少爺脈象平和,不像生病的樣子,然後開幾副安神補氣的藥了事,氣的李成梁偌大年紀,差點兒發了飆。
“來福!九少爺今日如何了!?”李成梁陰沉著臉,眼睛半眯著,瞟了倚在門口的管家來福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