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將夏廣義率親兵攔住反軍,救下了徐華龍眾位小將。可歎寡不敵眾,數百名親兵眨眼間慘死在反軍的刀槍劍林馬蹄之下,老將夏廣義一拳難敵四手,一會的功夫身負數道傷口,幸得徐華龍與陳子琪眾位小將及時反殺回來,得了一命。
而且緊要關頭之際,援軍步鷹旗及時趕到,頃刻之間將達哈喇的這支北襲大軍圍在了中間。
這步鷹旗乃是大元朝赫赫威名的六大精銳之一,達哈喇這支區區萬人隊伍豈能比擬。頃刻間反軍傷亡過半,打鬥中敵將罕犢、燕豹二人陣亡。
混戰之中敵將花坤、賽哈羽二人看出端倪,知道事情不妙。花坤急撥戰馬來到達哈喇近前說道:“將軍!來的是步鷹旗,這支人馬是步鷹旗三營之一的步騎營。達將軍!撤吧?不然的話······!”
花坤言盡一半將事點透,不再多說。
達哈喇由於傷勢過重,無有反擊之力。反軍眾將恐怕達哈喇有所閃失,大家夥便把達哈喇圍在了中間。達哈喇雖然被護在了中間,但眼前的戰況與形勢看的是清清楚楚,達哈喇早聞步鷹旗中的步騎營驍勇善戰,銳不可當。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一萬人馬頃刻間折損過半,是進是退達哈喇一時間難以抉擇,坐在馬上沉言不語。
賽哈羽見達哈喇沉言不語,便急忙說道:“是呀,達將軍!花坤將軍言之有理快撤吧?這步騎營一來一往我軍傷損過半,實在太厲害了!弟兄們支持不住了!若是再戰下去會有全軍覆沒的危險!撤吧?”
達哈喇口打唉聲,說道:“好吧!二位將軍!傳我將令,命大軍突圍向西門靠攏,暫且與阿裏華達父子兵合一處,共奪西門!”
花坤與賽哈羽二人聽令,各自打馬離去傳令北退。
一旁的熬金、熬猛弟兄二人見花坤與賽哈羽傳令離去,弟兄二人急催戰馬來護達哈喇。
達哈喇傷勢很重,痛的腦門子汗水直流。
熬金見狀不敢疏忽大意,急道:“將軍!此處不是久留之地!依末將之見,我兄弟二人還是護著將軍直奔西門吧!”
達哈喇聽罷,回道:“好!就依熬金將軍之見,有勞二位了!”
一旁的熬猛是個粗暴脾氣,聽言說道:“好了,達將軍!盡管放心,有我弟兄二人在確保你萬無一失!”
達哈喇聽言冷冷一笑閉口不答。
熬金見兄弟又放狂言,喝道:“好了!什麼時候了,還囉嗦!”
熬猛見哥哥不高興了,急忙退後不語。
熬金一舉手中大斧,高聲說道:“我兵我將聽真!速速整隊隨本將向西突圍!”
熬家弟兄提斧在前開路,達哈喇催馬緊隨其後。
這熬家弟兄晃動擺大斧在前猛殺猛砍,那真好比出了牢籠地猛虎一般猛不可擋!
達哈喇在熬金、熬猛與眾兵將的護衛下,順利衝出重圍。
他們哪知?這是步騎營故意放的一道口子,達哈喇與眾將剛出重圍不過百米。
步騎營以二龍出水之勢,眨眼間將達哈喇與熬家弟兄這支人馬圍在了中間。
熬猛性情暴躁,壓耐不住性子,催馬提斧來到了陣前,用斧點指道:“他奶奶的!識相的快與爺爺閃出一條道路,不然的話休怪爺爺大斧無情!”
話音未落!步騎營大隊紮住,打隊伍中衝出一匹棗紅色戰馬。隻見這個人跳下馬來足有九尺開外,頭戴烏金盔,身著烏金甲,掌中一杆方天戟。
熬猛大喝一聲:“呔!來將何人?通名報姓?爺爺斧下重不斬無名之輩!”
來將聽言,一擺方天戟細看問話之人。隻見那熬猛長得金盆大臉,短胡須,紮利紮撒猶如鋼針一般,頭戴黃盔,身披黃金甲,坐下白鬃馬手握大斧,好生威風,烏金將看罷,笑道:“要問我是何人?那你可要坐穩了,當心我的威名嚇破兒的狗膽!我乃濟南府人士,姓王字海山。官拜步鷹旗下,步騎營統製一職。你又是何人?竟敢出來受死!報上名來,俺的騎下也不死無名之輩!”
熬猛一聽哈哈大笑,回道:“我當是何人!原來是單騎救主,方天戟連奪臥山五虎性命的王海山!老匹夫?當年小爺還未來世,若不然的話論不到你這老兒猖狂!”
述說到此,閑表幾句。單說這老將王海山,乃是山東濟南府人士。自由跟隨祖父王懷習學文武,練就了一身的好武藝。深得濟南府,府尹張秋水大人的賞識,便將王海山招入府中辦差,賜了追捕司司長一職。王海山到職後勤勤懇懇,奉公執法,懲奸除惡從不手軟,抓差辦案速度極快,從不冤抓冤捕,深受百姓愛戴。公元一三二三年八月,禦史大夫鐵失密遣親信通告也孫鐵木兒,準備發動政變,除掉英宗皇帝碩德八刺。也孫鐵木兒為人心思縝密,不知政變能否成功,害怕自己受到牽連,便派人赴上都揭秘密謀之事,報信的人還未到,英宗皇帝已經被弑。當年九月也孫鐵木兒繼位登基,年號泰定。新帝登基,普天同慶,恩赦天下。山東濟南府也不例外,大獄全開,生死全放。這濟南府大獄中押著五個殺人不眨眼的大魔頭,號稱臥山五虎。這五人絲毫不顧皇恩浩蕩,府尹張秋水饒命之德,反而是變本加厲,狠毒之極。放出僅僅半月之久,臥山五虎夜襲濟南府衙,將府尹張秋水夫婦殺害,臥山五虎見張秋水的兩個女兒資色出眾,身段性感迷人,臥山五虎色心便起,就將張秋水的兩個女兒掠奪回了山寨。濟南府一案朝廷震驚,轟動全國,多次派大軍圍剿,屢屢失敗。由於臥山,山高崖險,大軍幾次未能進入,便不了了之。當時王海山為緝捕一名重犯,手持海捕公文起身去了雲南。這一去就是三個月,王海山回到濟南府得知噩耗,真好比是:‘揚子江中斷纜繃舟,萬丈懸崖一腳蹬空失足落底,’王海山細訪之下得知不僅僅是府尹張秋水的兩個女兒被搶到山上,就連張秋水的獨子也被掠到了臥山。王海山為報張秋水知遇之恩,獨自一人單槍匹馬趕往臥山救人,王海山當時正值壯年,體力十分充沛,一連闖了三險、五阻,九潭、十二坎,一杆方天戟大戰臥山五虎一天一夜,五虎弟兄體力不及紛紛死在王海山的方天戟下。臥山一戰轟動朝野,王海山從此威震天下,名揚四海,後被步鷹旗老主也罕收其麾下,官拜步騎營統製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