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有個到處流浪的耍猴人,名義上他是個耍猴人,實際上他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偷。他每次上街耍猴表演歸來,都能偷到許多財物。
一天一個窮苦人家裏沒有吃的了,便包了一些舊衣服,拿到街上去叫賣,以換得些錢來買東西吃。他沿著街道大聲叫賣,有好多人 圍過來看,卻沒有一個人肯掏錢買他的舊衣服。累得他實在走不動了,也喊不動了,便找了塊石頭坐下休息,他看著那包舊衣服愁眉不展。
窮人的這一切都被耍猴的人看在了眼裏,耍猴人便打算把窮人的舊衣服偷過來。耍猴的人真是無恥到了極點,他隻考慮自己而不管別人的死活。他把猴子領到窮人的麵前,使出全身本領把猴子耍得左竄右跳,以吸引窮人的注意力,那窮人看著活蹦亂跳的猴了,暫時忘卻了煩惱。他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猴子的身上,根本沒有注意自己的舊衣服,那耍猴人一看時機到了,便偷走了窮人的舊衣服。
耍猴人拿著偷來的舊衣服,來到了一個沒人的地方,用一塊嶄新的綢緞把舊衣服包起來,他把這個包袱拿到街上去賣,要價特別低,條件隻有一個:買主不得解開包袱看。
一些貪圖便宜的人看見包袱很新,可價錢卻便宜,於是紛紛圍上來爭相購買。其中一個人手急眼快,搶先買得這個包有舊衣服的新包袱。他抱著包袱跑回家,興衝衝地對妻子說,他買了一件便宜的東西,妻子問他:
“什麼便宜東西讓你如此高興?”
他捧著包袱對妻子說:
“這個包袱多好看,價錢也很便宜,咱們再拿到街上去賣,一定能掙一筆錢!”
他的妻子看著包袱冷冷地說道:
“你真蠢,自古以來,便宜的沒有好東西,你這個包袱說不定是別人偷來的,這種便宜的東西你居然敢要,你這樣做是要犯法的,你與織布人所犯的錯誤是一樣的!”
他忙問妻子:
“織布人犯了什麼錯誤了?”於是,他妻子便對他講了織布人犯錯的故事,他妻子是這樣講的:
從前有一個以織布為生的人,他特別的辛苦,終日忙個不停。雖然他終日忙忙碌碌,但隻能勉強維持生計。一天,村裏的首富為兒子娶親,所以大宴賓客,把村裏的人都請來了,這個織布人也應邀赴宴。在宴席上,富翁家的仆人特別勢利,他們對那些衣著華麗的人大獻殷勤,而對那些穿著破爛的人冷眼相待。
通過這次赴宴,織布人感到世態炎涼,世風日下。他決心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一下現狀。想來想去,他決定出去謀求一份好職業,到那時他就可以體麵地參加各種活動了,並且使別人不會對他另眼相看了。
宴席散後,富翁準備了一些遊藝活動,村裏的各路藝人,各顯神通,個個都出手不凡。其中有一個藝人身輕如燕,往前躥了幾步就跳到一堵高牆上,然後縱身一跳,穩穩當當地落到了地麵上,此舉博得了全村人的喝彩聲。織布人看著這個藝人的精彩表演,頗不以為然,他認為這沒有什麼,自己也可以做得到,於是他站出來,向全村人一抱拳,說自己表演得比那個藝人還好。眾人不信。那織布人便艱難地爬上了高牆,在眾人的一片喝彩聲中,他縱身往下一跳,摔斷了腰,當場就死了
“我之所以給你講這個故事,就是要讓你從中明白一些道理,那就是,你在幹什麼事之前,要弄清情況,要先量力而行,尤其是在賺錢這種事情上,更應如此。如果貪得一時之利,那麼結果是不堪設想的,你是一個生意人,更應該明白這個道理。”
這個人對他妻子的話不以為然,他認為他妻子的話都是些婦人之見,於是他說道:
“你懂什麼,一個聰明人,僅憑他的智慧是遠遠不夠的;一個愚蠢的人,也不一定總是一事無成。比如說,深知蛇性而又喜歡蛇的人,難逃被蛇咬傷的噩運,相反,對蛇性一竅不通又遠離蛇類的人,卻不至於被蛇咬傷致死!”
那個人不聽他妻子的勸告,為了一點小利,一意孤行,結果他把包袱剛一拿到街上出賣,便被法官抓了個正著,罪名是買贓賣贓,貪圖便宜的商人最終受到了法律的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