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五天前隨送葬的隊伍一起,到爺爺的墓地將爺爺的棺槨下葬
之後,李鈞每天早上都會到爺爺的墳前待一會,在心裏和爺爺說一會
話,然後就在旁邊玩耍,直到山下遙遙傳來母親的呼喚聲,才會離開
回去吃飯,而下午自然是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了。
李鈞自小就表現的與眾不同。三歲開始識字,五歲多點就令村裏
的私塾先生親自跑到家裏,向李鈞的父母表示自己無能再教下去了,
以後也不必委屈小李鈞再去自己那裏,因為那不僅沒有任何意義,反
而會影響別的孩子。其實先生不好意思說,最主要是會影響自己的心
情。任哪個先生經常被一個五歲大點的幼童問的啞口無言,估計心情
都不會很好吧?
再有不同的就是他自會說話起,就小嘴如同摸了蜜,摜會討父母
歡心,尤其是李老太爺更經常被他逗的開懷大笑,兼且長得粉雕玉琢
,齒白唇紅,怎麼看怎麼讓人打心眼兒裏喜歡。
不過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這麼一個百伶百俐的神童偏偏不
喜歡習武。竹坪村地處黑森山脈邊緣,每到農閑時節,村裏便會組織
隊伍去深山裏撲獵野獸,采集藥材,然後去城裏販賣,可以說是一年
的主要收入,而這就需要具有強壯的身體和高明的武功。學文也不是
不行,隻是將來謀生比較艱難,除非是學問高深可為帝王師,而想要
達到那樣的程度目前看幾乎是不可能的。
好在他還年幼,又深受李老太爺的寵溺,也就沒有人去強迫他習
武了。
現在老爺子走了,李鈞的最大依仗沒了,按說他應該是最痛苦才
對,可是家裏人卻發現他表現的很平靜。老爺子閉眼時,李鈞就趴在
老爺子的床邊,之前還說了不少話。當老爺子停止呼吸,家中的長輩
們發出悲痛的哭聲時,李鈞反而安靜了。當時三歲的弟弟因為大人們
的哭聲可都被嚇哭了的。
李鈞覺得自己還是比較難過的,隻是一想起自己陪在爺爺身邊的
那兩個多月,看著爺爺時不時因為痛苦而牽動的嘴角,扭曲的麵容,
經常在夜晚影影約約聽到從爺爺房間裏傳來的呻吟聲,李鈞不知道爺
爺他到底承受了多大的痛苦。他覺得爺爺其實也很可憐,過人的聰明
讓他發現了隱藏在爺爺剛強外表下的脆弱,感覺到了爺爺的痛苦,所
以看見爺爺呼出最後一口長氣,闔上雙眼,他竟覺得有一種莫名的輕
鬆。
所以他盡管還是有些難過,卻並不覺得悲傷,也就自然不會痛哭
流涕了。
吃過早飯照例到爺爺的墳前待了一會,然後就到旁邊去玩了。這
既是習慣,一時無法改變,也是因為這個時候村裏五歲以上的孩子都
去村中曬場去跟村中的長輩習武去了,他找不到人玩。農閑時村裏的
青壯年和孩子上午基本上都是去練武,農忙時也會安排一位長輩帶著
年幼的孩子練,這是村裏的風俗。
爺爺的墳在接近山頂麵南的一處緩坡上,旁邊是一片竹林。這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