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則被他們的爹抱著。小宇兒則是他外公抱著。
雲林看了一眼便好奇地看向後生們手中的筆墨紙硯。
大家有些尷尬,還是王平和小聲解釋:“咱們什麼出生你知道,如今來了一趟京城,發現讀書這種事還是不能丟,有空閑時多讀讀書、寫寫字。”
“不錯,活到老、學到老,學無止境、達者為師。”雲林聽了便脫口而出。這話是很久以前季青燕安慰他的。
也是從那時候開始,他在空間裏看了許多季青燕的藏書,開始將一些有含量、能夠拿出來給大家看的書抄出來,在村裏擴散閱讀。
王平和說大家想多讀書了,其實這兩年活兒沒以前多卻賺得多了,大家時間上輕鬆了許多,也是有開始讀書的。
這一路除了季成,大家都沒帶上讀書物品增加行李罷了,路上的空閑都逛街去了,趕路時也是輪翻在馬車上睡覺。
他們在京城安置下來,還有一個月時間,八月肯定要往回趕的。
來時瀏覽各地風光民情耽擱了許多時間,回去不用再消耗這樣的時間,一路快馬從原路趕回便可。
大家不再特別進哪家鋪子逛,隻是一路觀賞街邊繁華,往城西走去。
季青燕注意到,這一路進京,宋子彥應該是最春風得意的。
雖然王小媛還小著,但兩人訂了婚,出門在外就有許多接觸的機會,抬頭不見低頭見不是?
兩人常在一起說話的機會多了,走在一起的氣氛也變得自然融洽了。
就像此時,雖然倆人跟著大家一起閑逛,卻總是走在一起嘀嘀咕咕說著悄悄話。
王小媛十三歲了,再等兩年就及笄嫁人。放在現代就是個早戀,但在這時代,正是情竇初開時,與未婚夫感情好不是好事嘛。
對此胖老板是樂見其成的。
這一路上他陪著季老爺子和季大伯聊天,大家在桃花坳原本就是相熟的,出門在外更親切幾分。
回到城西桃華閣時,已近黃昏,天色還很亮。
他們從側門進去,免得驚擾了正在鋪子裏消費的女客們。
回去大家就聚在廳上喝茶,談論著京城和侯府的見聞、感受,梅仙娘讓女管事送了許多茶點過來。
雖說在軍侯府吃了不少美食,但這一路走來又消化了,正好填補。而且這些糕點才最晚統一從雲悅那邊的糕點作坊裏送過來的。
都是同一家生意,又離得如此之近,自然沒有必要在每家都建個做糕點的作坊,全部由原本就做糕點的那家鋪子裏統一供應,能節省許多資源。
就像幾家鋪子雖然分開經營,但夥計、役從等工作人員,也統一安排在原茶樓後院做成的宿舍裏住著。
原茶樓前麵鋪子劃歸了雲悅大酒樓一起經營,雲悅大酒樓的後院裏則建了大廚房以及庫房。
大客棧那邊則與醉名樓連在一塊兒,提供吃食經營,醉名樓後方建了客棧附屬的金榜樓,專門提供給讀書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