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路上遇著麻煩,他們人多不怕糧食弄丟。
聽他這麼安排,季青燕暗咋舌,沒想到運輸還有這麼多問題要考慮,她以為隻要安排車輛趕著就跑過去了。
像胖老板每次收貨,不就是安排了幾輛馬車再多配幾個夥計就行了嗎。
季青燕被說得心裏不安起來,晚上等天天回來時立刻問起去長梅鎮的路可好走。她是去過幾次,可都是半夜從天上走的呀。
“長梅鎮並不遠,天亮出發,趕驢車的話,也就是下午兩、三點鍾吧,跑空車會快一些,一天來回,夜裏能趕回來。”
天天到是安排過車隊往來長梅鎮與青石鎮之間,對這條路很熟悉了。畢竟他可以從天上走,夥計不行,有些必須從明麵上走的東西,就隻能用馬車拖了。
了解了情況之後,季青燕才安心了不少。最近兩天因為大家都在,季青燕和雲林都是在空間裏休息,在自己的房間裏恩恩愛愛、纏纏綿綿。
關於雲林能抱著她進空間浴室的事,他們反複驗證過,發現隻有在雲雨之後雲林想要去洗澡時才會實際,其他時候正常情況下不能。
沒想到還能來這一出,季青燕在鬆了一口氣不再擔心突然消失後,卻也哭笑不得。
以後為了不出現大家都在時發生這種事情的尷尬,他們毅然決定都在空間的房間裏做愛做的事,在外麵隻用來睡覺,不分早晚都很注意。
第二天等季青燕和雲林起床出屋時,就看見大哥已經趕了驢車出門了。放在這邊的糧食沒有動,動的是沒有搬過來的。
沒有契約、沒有“老板”出現,季青燕能和前來的“管事”談下合作,一方負責收送貨、一方負責賣貨,這種方式並沒有問題,但在操作上就有很大問題。
所以當時口頭約定的是,貨送到之後先按賣糧價支付成本並簽下憑據,證明各品種糧食收了多少,之後賣掉以帳本利潤為準,從應得五成分紅裏扣除已支付成本部分,剩下的再給予支付。
因為沒人知道賣糧的賺頭是多少,是虧是賺,虧多少、賺多少?都還不知道,就算是經營上道之後也不會有明確的預算出來。
這種保底式預支對雙方都好操作,因此村裏才會如此放心地將糧食送過去,而且如此積極。
因為糧食送去就能回收成本嘛。
以麥子為例,他們是二十文的價錢收回來的,人家給二十五文預支,以後若是能賺一百文,他們還能收回二十五文。
也就是說收糧成本他們承擔,銷售方麵的成本由和天下承擔,不計多少各擔風險。而他們則是五十文減去成本二十文,還能賺上三十文。
雖然到底前景如何還未可知,但以此為例大家一聽就明白了,都覺得這種方式很不錯。
雲風和張四郎都在第一批送貨的隊伍裏,雲風有功夫,張四郎挑過貨郎擔處事穩重、擅長與人打交道,是王村長特別安排在隊伍裏的,怕後生們年輕氣盛出門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