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農閑時,就能派出更多人手大量攢貨了,就看你勤不勤勞,有沒有用心。
和爺爺說了會兒話,季青燕心情好了些便又去門前看情況。雲林剛趕了牛車過來,正在選去鎮上的人手。
不過也沒什麼好選的,幾個小夥伴全去了,而且帶了幾隻空背簍,到時在錢莊裏也是要過數的,也需要人手不是。
胖老板見大家將貨全部裝車也捆好了,他隻需要趕車回去便可,到是方便得很。不過剛才欠了十多兩銀子,還是寫了一張欠款憑據交給了王平和收著。
他和大家拱手道別,看了季青燕一眼又道:“要是這批貨我出得順利,我會盡量再來一趟,大家不要往外散貨啊。”
王村長客氣地答應了一聲,心裏卻想,這價錢確實能讓農家人歡喜不已了,可人家若沒有好銷路,會這麼大量收貨,還怕他們賣給別人?
雲林和季青燕打了聲招呼,就趕著牛車跟在馬車後麵一起出了村往鎮上而去。
這時正是午後,他們趕回村隻怕也要天黑了。
但大家卻滿懷熱切,根據自己村裏人算出來的帳目,各家都有小幾兩銀子的賺頭,當然最多的還是季家,人家的貨也最多。
季青燕其實也有些傻眼,她一直以為攢了兩、三百斤了,卻沒想到是四百多斤。
她一直沒有過問自家有多少,剛才雲林卻告訴她,木耳有一百一十七斤、香菇有六十八斤、幹筍有五十四斤、幹魚最多也最重,有兩百零八斤。
最後要收六千九百五十六文錢,也就是六兩九吊多錢。
但農家人不喜歡收銀子,因為平日一次也用不了多少錢,幾文錢都能用好幾天了,能消費的範圍也就是油鹽布料針線那些了。
其它糧食、蔬菜、棉花、豆子等都是自家就有的,不需要另外花錢。因此若不是攢出好幾千文錢,誰會去換成銀子?
農家人也沒有那種小秤,為了一錢、兩錢的還要用剪刀剪一剪、稱一稱什麼的。
因此大家都要求收銅錢,回頭自家再根據需要去鎮上換整銀。季青燕這邊雖然要收六兩多,但她和雲林是平分的,因此也要先換成散錢。
胖老板走後,村道上很快就安靜下來,大家今天摘回的木耳、捉回的魚都有人在家裏忙起來了,可是季青燕還沒開始呢。
因此大家沒有再聚在她家門前閑話,都忙自己的去了。
季青燕關上籬笆門,這才吆喝起來,將洗木耳的事情交給雲婉和季青花,她負責剖魚,四歲小妹就幫忙檢查正曬著的木耳。
雲揚也同季青磊去河邊繼續捉魚去。
一直到天黑吃了晚飯,雲林才匆匆走來,說王平和趕著牛車帶著錢去家裏了,其他人也去通知大家領錢,他就帶著他們的錢過來了。
“先吃飯,之後再說。”季青燕見他手中提著一隻小布袋,看著就沉甸甸地,但還是心疼他還沒吃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