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鎮北邊因為有縣丞衙門和農耕衙門,所以住在那邊的官家和大戶人家多,一般普通百姓沒事情是不會往那邊走的,當然走街串巷的商販也會去,隻是不能在那邊擺攤。

南邊風景秀麗也是有錢人居多,但酒樓商鋪也多,然後是普通百姓居多的東街和西市。東街以大商鋪為主,酒樓茶館、首飾布莊、古玩字畫等等。

西市則以小買賣者和攤擋、農人集市為主。而他們農家人上集,自然也以西市為主,東街也就看看,根本不敢進鋪問價,更不敢看貨。

似乎是怕小丫頭不知天高地厚,去了集上看稀奇而得罪人,季老爺子很語重心長地將各種環境和需要避諱的情況說得很仔細。

季青燕隻默默聽著並不評價,也不會說她要如何。因為她還沒親眼所見也不知道要如何,或者說能如何。

她現在要做的,除了攢貨,就是了解市場環境。

她現在攢的幹貨主要是木耳和小魚,還有一些香菇和其它品種的野蘑菇,是另外曬了四張盤箕並沒有和木耳混在一起。

另外早些日子做的幹筍已經晾好收起來了,這時節竹筍已差不多長大了,不是挖掘的時機也就不勞神了,等明年開春就多弄點幹貨。

而這些幹貨最保守的辦法自然是去西市集上擺攤,但能賣掉多少呢?又能賣到什麼價錢?集市每月就兩三次,她也不能隻等開集呀。

那麼就是酒樓了,可是酒樓怎麼進去談生意?她都找不著方向,想必雲林哥一個農家後生也是沒上過酒樓的人。

再者酒樓都是憑衣著認客的,到時別把她當乞丐趕出來可就丟人了。最後就隻剩下兩條路,挨個幹貨、雜貨鋪子去問,走街串巷去敲門問,也就是可是就要帶許多貨過去,他們現在攢下的足夠裝一車了,確實不少,但真的全拖過去,她猜是很難賣到十文錢一斤的,人家會當她們是小商販而壓價。

你若賣不完貨就得拖回來,這往來不要人工物力呀?不想拖回就隻能賤賣了。這就是為何街邊小生意都是早上價高、傍晚便宜的原因。

所以她一邊聽著爺爺的解說一邊思索起尋找幹貨的出路。等爺爺說完,她心裏也隻有這樣幾種方案。

“爺爺,我叫青磊一起去河邊捉魚了,你走的時候看看她們姐妹醒了沒。”季青燕心裏惆悵,臉上卻不敢表露出來,聊了好一會便起身準備繼續攢貨去。

不管未來是什麼商道讓她走,沒有貨就沒有機會。

季青磊睡了兩刻鍾,起來洗了個冷水臉便清醒了不少,他們背了背簍拿了一擔籮筐出門,就看見隔壁王小媛在竹籬笆那邊張望,便招了招手。

王小媛一見便露出笑容,立刻轉身回去了。

這天他們捉魚依然是大豐收,中午吃了煎雞蛋的孩子們晚上還在討論雞蛋的味道,不過剩下幾個雞蛋,季青燕說留著明天中午加菜。

晚上季老爺子沒有過來吃飯,想必是為了給他們省口糧,不過飯後當他們忙著剖魚的剖魚、做長凳的做長凳時,季老爺子卻又扛了一麻袋麥子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