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從他們喝的魚湯就能感覺得到。中午他們可是隻有涼白開配熱饅頭啊。
“大姐,下午是上山還是去河裏繼續捉魚?”季青磊看見新盤箕忍不住問。
“今天還捉魚,明天一早上山,摘滿就回來。”季青燕好心情地說著計劃。
從昨天的情況來看,上到高處時木耳也多些,還能摘不少香菇,但不需要一天,因為他們人數太少、人力有限,因此可以早些回來趕太陽曬好,剩下的時間就可以去捉魚了。
老爺子看著開開心心談論著幹活的孩子們,不由欣慰地笑了,又看了一旁雲林一眼,不禁滿意地點點頭。
若家裏有個像雲林這樣的男子撐著,他也放心得多。
老爺子吃完就走了,他是夜裏趕工、中午趕工完成了兩個盤箕,在老太太不舍得、大媳婦的埋怨聲裏,硬是把新盤箕都拿過來了。
而且當著一家人的麵他把話說清楚了,這兩個新盤箕是他給二房孫子做的,那也是他親孫子,他們能分親疏,他分不了。
一翻話說得老太太頓時紅了臉,再也不敢吭聲了。老太太不吭聲了,大媳婦也就隻得在大兒子的瞪視下閉了嘴。
其他人除了季月兒不高興地嘀咕了幾句,到是沒有說什麼。季月兒是季青燕的堂姐,中秋夜裏出生的,再過幾個月就十六了。
原本季月兒也沒那麼多閑話,畢竟兩家分了,隔著半邊村子住著,堂姐妹也少玩到一塊兒。但是季青燕定親早,至今還沒定親的季月兒便對她關係好不起來了。
後來季青燕被退親,爹娘去世,家裏窮得叮當響,季月兒才沒有再抱怨什麼。可是雲林又和季青燕走得近了,她此時的心情就真是如油鍋裏煎熬似的。
現在連爺爺都總往二房那邊送東西,想到季青燕在村裏的口碑,她能看得過眼?娘不敢說什麼,她可不怕!
因此隻要涉及二房的事情,她必是家裏閑話一堆不輸於親娘的那個人。季老爺子懶得管她,隻冷著臉橫了大兒子一眼。
今天中飯就是在這種不高興的氣氛裏吃完的,季老爺子早早扔下筷子去趕工,將兩張盤箕裹好邊就直接送過來了。
不一個一個完成,也是怕剛弄完就讓人拿去用了,這也是季老爺子知道家裏都是什麼人而謀算好的計劃。
可憐老太太還以為這兩個新盤箕都是給家裏做的,上午才大方地把舊盤箕借給了二房孫子,想著就算不還也沒什麼了。
季老爺子走後,季青燕看了下蒸籠,拿了六個饅頭用碗裝上再放進爺爺新做的小籃子裏,用塊幹淨紗布蓋上。
“你不是借了四個饅頭嗎?雖然這時候早已過了飯點,還是趁熱給人家還去吧,多還兩個,別欠人情。”
季青燕將小籃子遞給雲林,十分體貼地提議,抬頭與他深邃的目光相視,想到剛才被他抱住,心裏突突地跳得厲害,但還是忍住手指的輕顫,強裝若無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