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季家白事(2 / 2)

而且根據宿主記憶知道爹當初走得很寒磣,一口薄皮棺材入土為安,如今有了銀子,當然也要給先走的爹也弄一口好棺材。

雲林知道她心情,自然是答應下來。後來一個耆老領了村裏世代相傳的八大金剛過來安置下葬事宜,季青燕又和耆老說了一下自己的打算。

耆老感念她的孝心,自是答應將季二的墓重新修繕一翻,建成雙墓給他們夫婦合葬。又和她商量著接下來吊唁的吃住安置問題。

如今季家二房就季青燕這個剛及笄的長姐當家,家裏唯一男丁還是個孩子,已經各種不容易,但要商量的事情還是要找她商量的。

“我家應該沒什麼親戚,我家如今的底子是多少,耆老爺爺也看得到,相信村裏人家也很清楚。因此,我不想在這個上頭浪費這僅有的三兩銀子。”

季青燕聽著耆老說的白事規矩,認真聽完後才一臉嚴肅地說著自己的意思。

雖然別人前來靈堂吊唁是給季家麵子,也是一點人情。但家裏如今的情況,是絕不容許半點浪費的,他們可是還有四張嘴要吃飯呢。

更何況,什麼前來的親戚?他們家有親戚嗎?

宿主的記憶告訴她,當初爹病下欠了債後,大房那邊除了給過口糧就少有來往了,借錢更是沒有的。後來爹死了,也就來哭過靈。

後來娘到是去找兩個舅舅借過錢,不過什麼也沒借到,也斷了往來。如今娘也走了,能寄望他們什麼?

如果不是習俗使然應該打個招呼,她連信兒都不想傳過去。但想來家裏吃住三天占用家裏口糧,請恕她沒那麼大方。

見她這般絕然,耆老也不好說什麼。村長當著季袁氏遺體和村鄰們的麵承諾過,以後季家二房就由這個長姐替幼弟掌家,村裏不會為難她。

而他帶著人來幫忙時,王村長也叮囑過了,盡可能少花季家錢把事情給季家辦好,這幾個孩子不容易。

因此最後一商量決定下來,前來吊唁的人,每人發一個大饅頭。

季青燕雖然連饅頭都舍不得,過了幾天苦日子的她,在沒有種田持家技能和經濟來源的情況下,以後日子咋過還一團亂線呢,哪裏願意把錢給別人用?

但也知道,這已是極限了。

棺材買回來時已是下午,搭靈堂的白幔和麻衣白孝都是村裏公物借出來可用,到是省了一大筆。

而當天來靈堂吊唁的都是同村人,雖然拿了一個大饅頭,但不久又各家出了點麥麵送了過來,說是怕季家不夠用。

第二天開始就有附近十裏八村的人在自家村長的帶領下前來吊唁上香,靈堂裏一片忙碌,都是村裏的婦人和後生們在幹活。

而季青燕則領著弟妹們跪在靈前默默燒著紙錢,有人來吊唁就由她和季青磊輪流回拜。她是掌家長女,季青磊是唯一男丁,回禮之事隻能由他們來。

季青花和季青荷年紀小、份量輕,就負責燒紙錢、諸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