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特想跟寫《明朝那些事兒》的人聊,那本書很好。我覺得喜歡看的人都是有思想、願意想事情的人,這是本好書,除了把史實擺出來,還要評論、挖掘,用現代的語言去,他有他的角度。”這是一位集團的創始人的微博。
“看看《明朝那些事兒》,對朱元璋起兵時的心態分析,就知道我的意思。老朱當時起兵是死,不起兵也是死,最後與其等死,不如戰死。陳勝、吳廣也是。這就叫,不做皇帝不行了,所以做皇帝。”這是一位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的微博。
很多時候,一本的受眾群體都是有限的,你不能既想著十幾歲的學生喜歡看這本書,又想著在思想已經成年的人那裏大賣。
但是《明朝那些事兒》,卻做到了這一步。
各個年齡層次的讀者都有,而且都不少。
各個行業的讀者都有,而且也不少。
做企業的,開公司的,一般都喜歡看曆史,但是想要讓他們自的去推薦,去評價一本曆史書,卻是非常難得。
而現在,《明朝那些事兒》做到了。
原本還攻擊秦歌的傳統作家們,看見《明朝那些事兒》在網絡上的評價幾乎是一邊倒的好,一個個也都蔫了。
隨著字數多了,《明朝那些事兒》的第一冊簡體書,也開始正式上架銷售。
上架第一的銷售數量,乎了所有人的想象。
原本對這本書的實體銷售並不看好的吳雲,看見第一的銷售數量後,目瞪口呆,一度以為自己看錯了。
為了保守起見,吳雲第一期隻印刷了二十萬本。
這還是看在那些名人推薦的份上,才印刷這麼多的。
可是,二十萬本的印數量,不到半時間,就一售而空。
“加印,加印,立刻加印。”吳雲對著電話吼道,兩眼紅。
這本書徹底火了,火的很徹底。
二十萬本,半售完,這是秦歌之前的任何一本書都沒有達到過的高度。
“加印多少?”
“二十……不,五十……一百萬,加印一百萬!”吳雲索性玩一次大的。
印二十萬半賣完,他覺得就算是加印兩百萬,也不夠賣一個月的。
隨著明朝賣的脫銷,與此同時華夏好聲音也拉開了帷幕。
“秦,你到哪兒了?”洪哲對著電話喊道。
今是華夏好聲音第一期的錄製時間,從早上九點半開始錄製。可是這都九點鍾了,也不見秦歌的蹤影。
要知道,秦歌可算是今的主力角色,他的存在,是節目收視率的最大因素之一。
要是秦歌突然來不了,洪哲一定能衝到秦歌家裏去。
“到電視台了,馬上上來,別催。”秦歌都是掐著點的,遲到這種事情肯定不會幹,但來的太早也沒意思。
“快點,上來還要化妝呢。”洪哲對著電話道。
“行,知道了。”秦歌無奈掛掉電話,還要化妝,化毛啊,他最討厭別人在自己臉上抹東西。
秦歌自認為長得還算不差,化妝品那種東西,似乎也不能給自己的顏值增加什麼效果。
秦歌很快就上樓了,洪哲作為總導演,事情很多,但他還是在電梯口等秦歌,這足以明秦歌在他心中的重要性。
“快去化妝室,你是最後一個上場,壓軸的。”洪哲在他耳邊道。
聽到這話,秦歌就知道,洪哲這是真要捧自己。
一般來講,每一期節目的第一個上場的歌手和最後一個上場的歌手是最重要的。
第一個上場,必須得能鎮得住場子,這樣才能把觀眾留下來,把收視率留下來,不至於觀眾們才看完第一個人唱完歌,立刻就換台。
秦歌進了化妝室,洪哲早已安排一個化妝師等候。化妝師嘴上不,但心裏卻是有些不爽,心道這什麼人啊,這麼大牌?
如果是真的大牌,也不至於來參加這個草根崛起的音樂節目。
帶著這種不爽,當她看見年輕異常的秦歌時,心中不禁有些驚訝。
這個選手,未免太過年輕了吧?
是真的太年輕了。
“讓你久等了。”秦歌很有禮貌的道了一聲歉,化妝師心裏那點不滿,也隨著秦歌的道歉與陽光的笑容,隨之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