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序
麥 家
家鄉文聯發來郵件,敦促我給新一批《富春文集》寫個序言,我卻遲遲沒有動筆。忙是托詞:這不過半天的活,再忙也不至於抽不出半天時間。也不是我在擺譜:這年月一個作家有什麼譜可擺?何況麵對鄉黨。我是不知道說什麼。真的不知道。記得上一批《富春文集》,我寫過一個序言,現在回頭看看,一邊看,我一邊感到了自己的變化。我驚歎自己居然說了那麼多,而且說得那麼熱情浪漫,好像文學是一件天大的事,有天大的力量,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從中汲取力量和情感來磨煉自己,去抵抗各式各樣世俗的侵擾。幾年過去,文學之於我的虛名和實利都越來越大,然而我現在麵對文學卻時常感到失語。也許是無語,也許不是無語,而是想說的太多,怕說不清,怕被人誤解,怕經不起世俗的拷問和考驗。
這是一個失去“常數”的時代,而文學是癡情於“常數”的。
現在的我,更喜歡沉默和孤獨,我把孤獨當作自己的花園,把沉默變成更多的文字。我相信,這是一個寫作者最終的歸宿。寫作會改變一個人,對現世的功名利祿會越來越淡,內心追求會越來越虛無。我想對我的鄉黨同事們說,如果你欣賞這種變化,就寫吧。寫著,就是活著;寫著,就是走著,就是在路上,就是在由大地、小草、天空、雲朵、牛羊、蜂蝶,等等構成的“常數世界”裏。別相信我們的情感還會有新的疆域,即使到了月球,即使你床前停著直升飛機,我們還是需要最樸素的溫暖和感動。這就是我寫的理由,因為我知道,寫作時就是一個人最樸素的時候。
本來是應該是點評一下各位的作品的,但我隻是點評了自己。也許這是偷懶耍賴,也許這是更深度的“點評”。寫作,是個人內心又內心的事,是一個孤獨者享受孤獨和深思的事,是因為一個人有太多難言的懷疑和好奇,也是因為一個人有太多真摯的情感和夢想。說到底,寫作不是怎麼寫的問題,而是怎麼看待人生和自己的問題。
2010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