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硝煙之下的眾生百態——軍事名人之謎(3)(2 / 2)

關於當時的情況,在英國公共檔案辦公室解封的一批軍情五處的機密情報檔案中有比較詳細的記載。

1940年,波波夫不甘為德軍所利用,於是主動請纓,馬上找到了英國駐巴爾幹國家的商務參讚斯德雷克,要求英國方麵提供一些情報,以幫助他打入德國情報網。幾天以後,倫敦批準了這個計劃。波波夫依靠自己導演的雙簧戲,成功打入德國間諜層,從此開始了他雙重間諜的生涯。

檔案還記載了波波夫製造隱形墨水的配方,顯示他愛用酒杯混合隱形墨水。此外,他的檔案還包括大量載有日期的文件、隱形墨水明信片、印上“已拆開”或“檢查”郵戳的郵件及他寄給女友的信件。

1941年7月,波波夫被派到美國去發展一個諜報小組。他的德國上司對他說:“日本可能要同美國開戰,我們也不能坐視。”此時,波波夫已經覺察到日本要偷襲珍珠港的種種跡象。

在征得英國情報當局的同意後,波波夫以南斯拉夫新聞部駐美國特派員的身份飛往紐約,在完成德國情報機構交給的任務後,他向美國聯邦調查局通告了日本入侵美國的消息。經過英國情報機構與美國的斡旋,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埃德加·胡佛召見了波波夫。

但胡佛似乎對他並不感興趣,並因為波波夫生性風流,終日與法國電影明星糾纏在一起,而徹底把搜集情報的任務拋到腦後而大為惱火。雖然英國軍情五處已通知聯邦調查局,波波夫在為英國工作,但聯邦調查局卻對此持懷疑的態度。

胡佛最終虎視眈眈地指責道:“你他媽的是什麼騙人的間諜,自從你來到這裏以後,沒有一個納粹狗與你聯係。我領導著世界上最廉潔的警察機關。但你卻在6個星期裏搞了一套豪華的房子不說,還追逐電影明星,嚴重地破壞了我們的法律,甚至企圖腐蝕我的部下。我再也不能忍受下去了!”

波波夫對胡佛說:“我到美國,是為了幫助你們備戰而來。我曾以各種方式給你們帶來了嚴重的警告,確切地提醒你們,在什麼地點、什麼時間、什麼人以什麼方式將向你們國家發動進攻。”但胡佛根本不相信,波波夫掃興而去。5個月後,日本偷襲了珍珠港。

這次糟糕的會見使波波夫十分失望,他情緒異常低落地離開了。

1942年11月,波波夫再一次踏上了英國的土地。盟軍對德國發出了一些假的警告,並對德國連續實施了“斯塔基行動”和“馬基雅維裏計劃”,為的就是迷惑德國人。

在“斯塔基行動”中,他們向德國情報機關提供假情報,說英國在加萊港地區正準備發動一次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並把德國轟炸機群引誘到英國皇家空軍的陣地,使德軍處於易受攻擊的境地。

在“馬基雅維裏計劃”中,波波夫把偽造的文件和書信放到一個英國軍官的遺體上,然後讓這具遺體隨海浪衝到西班牙海岸。遺體上的文件中有關於向希臘進攻的絕密卷宗,讓德軍“意外”地發現這具遺體和情報。

同時,波波夫又在向德國人的報告中說,有許多英美軍人應召在蘇格蘭接受跳傘訓練,以及英國方麵對最近的一起飛機失事事件顧忌重重等消息。

柏林當局立即向撒丁島增派部隊,潛水艇也奉命開往克裏特。結果,西西裏的防禦力量削弱了,使巴頓將軍輕而易舉地衝進巴勒莫城。

1944年5月上旬,隨著情報的增多,雙重間諜的工作量很大:他們認真編造和研究信息,使它們與盟軍的戰略計劃相吻合,並取信於敵。然而,要想使如此眾多的情報不出現紕漏簡直不可能,果然,後來一些細節性錯誤引起了德國情報部門的注意。

1944年5月中旬的一個深夜,英國軍情六處的人急匆匆地趕來告訴波波夫,讓他乘敵人還未發覺,趕快回葡萄牙裏斯本通知其他人員轉移,然後潛逃到比利時。

波波夫於是星夜兼程地趕到裏斯本,開始營救和組織逃亡工作。然而一切都為時太晚,那些正在工作的諜報人員都沒能逃脫納粹的魔爪,他本人也險些被納粹抓獲。

1944年6月6日盟軍登陸法國前夕,波波夫曾協助盟軍瞞騙德國,令德軍從盟軍登陸的地點諾曼底轉移到別的地方,居功至偉。

波波夫參與了二戰期間許多重大情報活動,他對從事間諜工作的人的評價是:這是一群神秘的人,他們無孔不入,無處不在。勝利了不可宣揚,失敗了不能解釋。我的武器就是謊言和欺騙,我自己還卷入了一些違背正常社會準則的行為,包括謀殺。但我並沒有覺得內心不安,因為這隻是戰鬥對我的考驗。

英國在戰後兩年確認波波夫的功績,在1947年向他頒授OBE勳章(即英帝國官佐勳章)。

波波夫有句名言:“要使自己在風險叢生中幸存下來,最好還是不要太認真對待生活為好。”有關波波夫的各種版本的傳奇故事始終在人們中間流傳,007的出現更為了解真實的波波夫設置了重重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