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征服銀河係(1 / 3)

桑普森家族和喬丹家族是新興的成功家族。桑普森家族是從小約翰開始發跡的。

小約翰生於2035年的一個普通美國家庭。十歲之前他隻是一個普通男孩,和其他男孩沒什麼區別。無非是上學,放學玩遊戲。而在他有一天,不經意的打開電視機。上麵正在播放一個節目《太空開發史》。說到了1969年,人類登月。當小約翰看到裹著白色的厚厚的宇航服的宇航員蹦蹦跳跳的在月球上行走時,當他發現表麵坑坑窪窪的月球和自己以前看掛在天空上的光滑皎潔的月亮是那麼得不同時。一種強烈的好奇心被激發出來了。從此小約翰便愛上了天文學。當他11歲生日時,父母問他要什麼生日禮物時,小約翰不假思索的喊出要一台高倍望遠鏡。

在他11歲生日之前的這些日子裏,小約翰盼星星盼月亮的等待著這一天。時鍾的滴答聲告訴自己,離自己的願望又近了一步。每到晚上,他都會趴在窗前,凝望著夜空,一顆一顆的數星星。有一天是陰天,星星看不見了,這給小約翰嚇了一跳,以為星星都失蹤了。第二天茶不思飯不想,父母以為他生病了,他隻是一個人坐在角落裏,什麼也不說話,直到夜晚再度來臨,他再次看到那一顆顆陪伴自己,早已被自己當成小夥伴的星星時,一天的煩惱就煙消雲散了。

這些日子裏,小約翰開始尋找一切與太空有關的資料,幾個月的時間裏,他的天文知識與日俱增。這時他才明白那些在夜晚閃閃發亮的是恒星,是遠方的太陽。地球是宇宙中唯一有生命的星球。等等。

那時,21世紀中葉,地球上以美國為首的宇宙大開發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始了。當時的美國政府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聯合提出了再次登月的計劃,這一次和1969年那次登月不同的是,這一次要永久駐紮在月球上。主要任務包括探明並開采月球上的資源,在月球上建立核電站和導彈基地,甚至移民月球。盡管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製,當時的這幾個目標實現起來還有些困難。而核心的難題是重力問題,隻要解決重力問題。其他的都迎刃而解了。據科學家分析,月球上的核能和太陽能如果被全部開發,可供人類使用好多年使用。

美國政府決定和本國所有的私人航天公司合作。而其中最大的一家公司叫太空探索公司。這家公司的總裁是小約翰的父親老約翰。

老約翰和自己的兒子一樣,也是幼年時便迷上了天文學。長大後考上了知名大學的天文係。畢業後他沒有按部就班的進某家航天企業,而由於成績優秀,老約翰也得到了美國航空航天局的聘書。

老約翰在家思考著自己的前途。如果隻去某家大公司或去航空航天局。自己隻是一個參與者。而老約翰是一個極有主見的人,於是他決定,自己開一家公司。

於是老約翰和幾個同學建立了一家太空探索公司。20年後,也就是美國總統要開發月球時。老約翰的公司已經是全美最大的私營太空公司了。

接到總統的命令後。在怎樣開發月球的公司董事會上,老約翰發言:我們應該先在月球上建立一個小型的基地,基地裏至少要有供所有工作人員活動幾個月的補給。比如空氣,水,食品。科研設備。

這些在當時都無法解決,比如空氣,當時已經有公司提出了利用月球氣體合成氧氣的想法。但這些都是瓶頸。還有更重要的困難。月球地心引力隻有地球的六分之一。發明一種輕便的宇航服也是一個麻煩。

老約翰侃侃而談:解決這些科學難題,已不是美國一個國家所能及的了。所以我建議,約請地球上所有這方麵的科學家,共聚於此,共同研究。

老約翰的發言,得到了公司人員的全體支持。接下來便是行動了。

首先,全美科學家聯合起來,共同上書美國總統,請他利用自己的身份廣發英雄帖。

但卻遭到了總統的拒絕。美國總統自有他的打算:本來美國政府要重新開發月球,除了經濟上的考量外,更重要的是政治和軍事原因。隨著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東盟等國的崛起。歐盟,日本自主的外交政策。美國的世界霸權日漸式微。為了重振美國,總統才提出新的登月計劃。本來想為美國扳回一城,可現在按照科學家上書的說法可倒好,還要依賴其他國家。那登月還有什麼意義?於是這位叫喬治鮑威爾的共和黨總統立即否決了這一上書。

當時,一群科學家的上書是秘密進行的,並沒有公開,就像整個登月計劃也是秘密進行的一樣。當老約翰知道上書被總統否決了,而登月的科技瓶頸又無從解決時,他心灰意冷,辭職回家了。

突然不用再和一個個冷麵孔的同事共事,不去計算那些天文公式,不去研究那些星星月亮什麼的,心裏一下子空落落的了。唯一給他安慰的就是自己的兒子小約翰了。讓老約翰感到欣慰的是小約翰也開始喜歡上天文學了。兩個人白天一有時間便共同探討天文知識,晚上便一起數星星。正當老約翰開始漸漸適應起家庭生活時,發生事情了。

這天早晨,老約翰照例打開電視機,觀看早間新聞。一條爆炸性的新聞報了出來:原來,一個和老約翰共事的科學家因不滿總統的太空政策,將半年前老約翰他們上書總統又被總統封殺的事件捅了出來。

老約翰看到這裏,一種預感告訴自己,要出大事了。

果然,民主黨開始大肆攻擊共和黨。美國民眾也開始分成了兩派。有的人認為鮑威爾總統是為了國家利益,是正確的。而有的人認為今天的國際形勢已不再是美國一家獨大的時候了,鮑威爾總統的行為阻止了全球化進程,這種******的行為反而對美國不利。

而老約翰也一下子成了風口浪尖上的人物。也不知是誰泄露了老約翰的郵箱地址。這些天來他的郵箱天天爆滿。說什麼的都有。有的說:你這個叛徒,總有一天美國人民會把你釘在美國曆史的恥辱柱上。有的說老約翰做的對,全世界人民共同開發太空資源才是王道。

看到大家的種種議論,老約翰的心反而平靜下來了。作為一個美國人,自己的做法的確不夠愛國。但作為一個地球人,自己的做法無可指摘。辯論雙方隻是立場不同而已。

老約翰這幾天一直在思考,所以並沒有在這場全民大辯論中發表任何觀點。可這場辯論愈演愈烈。甚至小約翰也被牽扯進來了。

那天小約翰背著書包去上學,走到半道被幾個高年級的同學圍住了。小約翰一陣恐慌,但他馬上就冷靜下來了,鎮定,鎮定,以不被揍一頓為目標。

其中一個上前拍了拍小約翰的肩膀:小子,知道我們為什麼堵你嗎?

小約翰低著頭說:不知道。

都是你那倒黴的老爸,他為什麼要出賣我們的國家?

小約翰稍稍鎮定了些:他沒有出賣任何人,他隻是在按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而努力。

正確的方向?

小約翰有點激動了:是的,我們美國是一個由世界各地的人們組成的。既然美國是如此,世界又為什麼不能如此呢?為什麼地球人不能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呢?

其中一個小子說:統一的國家?那也得由美國領導。

那是自然。

幾個人哼了一聲,轉身離開了。

小約翰長長出了一口氣,還好,沒被揍。

兩天後,一意孤行的鮑威爾政府正式公布了登月計劃。在美國力科技力量所能及的範圍內。政府計劃:在月球建立一個導彈基地。威懾地球上的“敵對”國家。等時機成熟了,再開發月球上的資源。鮑威爾將登月計劃交給了國會。國會以僅僅兩票的優勢通過了。

說開始就開始。鮑威爾總統在國會通過的第二天便開始授權美國航空航天局馬上選拔人才。

而就在此時,由兩名私營公司的科學家的發明一款新宇航服震驚了世界。

過去,隻有個別人才能成為宇航員,宇航員需要超乎常人的身體和心理素質,需要在人群裏千挑萬選。而這兩位科學家的發明。任何人也能上太空了。

這種新款宇航服極其輕便,而且氧氣瓶很小。價錢也不貴。

那是一個夏日的午後,小約翰正在屋子裏看電視。一支廣告吸引了他。廣告是這樣的:電視裏演員扮演一家人,有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兒子女兒。他們一起說:朋友,惠靈頓旅遊公司開發新項目,全家人到太空旅行吧,你從未有過的體驗。每人隻要50000塊。

小約翰再也坐不住,他連忙按照廣告提供的的電話號碼打了一個電話:喂,是惠靈頓旅遊公司嗎?我想問問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報名呢?

一個女聲回答:是的。一個月前兩位科學家發明了一種宇航服。普通人穿上它就可以乘飛船看太空了。

小約翰激動的無以複加了,他連忙打電話給父親老約翰,告訴他自己想要參加太空旅遊。老約翰猶豫了一下,但想到兒子如此熱愛太空,便答應了。

2048年的那個暑假,小約翰成了第一撥普通的太空遊客。這是小約翰第一次一個人出這麼遠的門,但也是緊張代替了興奮。和小約翰同行的有50多人,男女老少都有。大夥都穿著新款宇航服。這種宇航服不像那種以前笨笨的樣子,倒像是醫院裏醫生進隔離區的那種防護服。

那艘太空飛船停在空軍基地的跑到上,和普通飛機沒有太大區別,卻比民航飛機小一些,機翼靠後一些,長一些,發動機在機翼下麵。大夥收拾停當,登上了航天飛機。小約翰找到自己的位子坐了下來,這是一個靠窗戶的位子。小約翰以為自己占了個便宜。但抬頭一看,飛船隻有左右兩排椅子,每個椅子都靠著窗戶。

這點小烏龍很快就被即將到來的興奮取代了。廣播在喊:乘客們,飛船已經起飛。你們是幸運的,因為你們將是全人類第一批親眼看見太空的普通人。下麵,請係好安全帶,偉大的時刻就要來臨。

小約翰聚精會神的看著窗外,外麵的景色漸漸暗了下來。陽光和黑暗之間存在著界限。他有了一種輕飄飄的感覺。

這時廣播在喊:乘客們,請解開安全帶,你們將體驗失重的感覺。

小約翰迫不及待的解開安全帶,這時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飄飄的感覺,他真的浮起來了。他感覺自己已經不存在了,而是和天空融為一體了。這時那些其他乘客各種姿勢的飄著。

窗外全黑了。小約翰覺得漂浮的狀態不夠安全,想要坐下來,卻根本無法控製自己。他瞟向窗外,最壯觀的一幕出現了:地球,這個無數生命的家園,漸漸出現在他的眼簾。雖然小約翰曾無數次的看到過懸在太空中的地球,但這一次還是被震撼到了。那是藍白綠相間的巨大球體。

小約翰的世界觀一下子建立起來了:人類一定要好好發展太空科技,將來要在月球,在火星,在太陽係以外的星球建立人類家園。

而此時的老約翰已經被國會傳喚。國會的參眾兩院議員,總統,內閣成員全員到齊。總統發言到:今天請大家到這裏來,是為了開誠布公的討論問題,怎樣做才能更有利於美國。他把“有利於美國”咬得格外重。

看到總統堅毅的表情,老約翰一陣心寒,但他馬上就堅定了起來,自己要為了自己的信念而鬥爭:隻有全世界聯合起來,開發太空才有希望成功。

兩派議員開始辯論了。支持老約翰的一派成了理想主義者。他們大談特談和世界聯合開發宇宙會促進人類文明的進步。而支持總統的一派則打起了功利牌。他們說:如果隻有美國開發月球,憑美國的科技實力是沒問題的。而且,更重要的是,美國單獨開發月球,首先獲益的是產業鏈,包括火箭等登月設備的工業生產,以及日後的相關開發。可以給美國帶來數十萬個就業機會。而如果隻和全世界聯合開發。會使幾十萬美國相關人員失業。而且,如果全世界聯合開發,分給美國的月球資源也必然會大幅減少。

那些中間派的議員們被總統派說動了。是啊,比起那些什麼世界大同的所謂理想,每個人的麵包才是實實在在的啊。

在最後的投票中,總統派以三分之二的票數優勢通過了《開發月球法》。一部隻允許美國自己人參與的開發月球法通過了

老約翰萬念俱灰,自己的理念根本不合時宜。他辭了職,回家了。

接下來便是美國科學家的事了。派幾個宇航員到月球,溜達一圈再回來,對他們不是難事。困難的是怎麼把月球上的資源開發出來再運回到地球上來。

那一天,科學家們正在實驗室裏絞盡腦汁地想辦法,突然接到通知,總統要來。科學家們想:他來幹什麼?

鮑威爾總統開門見山地說:我們要將導彈安放在月球上,這一點可不可行?

科學家們麵麵相覷,不是說好了要和平開發月球嗎?

總統說:作為美利堅合眾國的總統,我必須為了美國的利益而奮鬥,我們必須搶在我們的戰略對手之前把核導彈放在月球上。那樣我們的人民才能更安全。

總統接著說:我已經和國防部的科學家打過招呼了。你們這些天文學家將和他們一起合作。

就這樣,全美國最頂尖的軍事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會合到了一起。首先要解決大推力的火箭技術,科學家經論證後發現:現有的火箭推力沒問題。接下來便是怎麼把核導彈裝在大推力火箭上。科學家覺得可以把發射衛星的技術用上。也就是把核彈頭安在衛星的位置上。但很多科學家提出了反對,核彈頭不是小物件的衛星,火箭上根本裝不下。於是又有一個科學家分析:可以把核導彈並排放在火箭邊上,就像發射航天飛機一樣。這一點得到了科學家的認可。但問題又來了,怎樣將核導彈固定在月球上,並能發射到地球上的地方。

總統所要達到的目標,瓶頸還有很多。這時,一個天才出現了,他是一位美國知名大學的天文學教授。他發明了等重力調整儀。這種“等重力調整儀”可以根據各個星球不同的重力調整不同的數值。比如月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隻要將這個儀器綁在宇航服上,隻要將上麵的數值表上的刻度調到標準值,也就是地球上的重力值為原點。隻要將重力值調到標準值的六分之一,那麼站在月球上便和在地球上沒任何分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