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林山無聲的聳立在華光皇朝南部,楓林城坐落於楓林山的山下,從城裏往城外走五六十裏便到了楓林山的密林深處。
楓林山,如其名,楓樹遍野,整個山被一群楓樹點滿了,所以被華光皇朝把它命名為楓林山。
整座山遠遠望去,生機盎然,步入山中那大自然的氣息撲麵而來,讓人一陣神清氣爽,給人心靈送來一股潤心的涼爽。這山是個放鬆心靈的好地方,人一進來便流連忘返,讓人陶醉其中。
馬上就到了,應該就在這附近,一個少年自言自語的說道。
楓林山很大,縱橫百裏,楓林城隻是它山腳下的一個小城鎮罷了。說話的這個少年叫何風,他是楓林城中花匠何堅之子。
楓林山是個比較幽靜的地方,安靜到山中可以聽見蟲鳴,聽見鳥兒戲語。
正是清秋時節,山上楓樹火紅一片,略帶金黃,放佛象征著豐收,與喜悅。微風吹來,楓葉片片的灑落下來,落葉灑在地上,成了一片別有一番景象的殿堂,人走在上麵放佛走在一個最榮耀的禮堂台上一樣。
不過正在四處觀看,時而略作沉思狀的何風,可不是像其他的那些入山養心魄冶心誌的人一樣。
他是進來找一個小山穀的,楓林山雖然景色幽深,環境宜人,但是卻沒有礦藏。山裏沒有礦藏,又不地處交要處,這在何風生活的這個華光皇朝是不會受到關注的。
因此次山根本就沒有地圖,自然也買不到地圖了。這一切源於昨晚何風的一個夢,他夢見有個放光體掉進山裏了。
並且在那石頭掉進山裏的那一刻,他放佛化身成了那石頭,擁有那石頭的視角。通過那石頭的眼光,他看到了記憶深刻的一幕,一塊放光石頭掉進山裏一處穀地了。
憑感覺他覺得那石頭應該是個值錢的東西,他在華光皇朝講武堂聽講師說過,天將華光於世是大祥之兆,傳聞之中的華光皇朝太祖武皇,就是因為吞食華光而獲得了超凡的能力。
成就蓋世偉業,在這赤闕星建立起了一個數大頂尖勢力之一的華光皇朝。何風雖然沒有成王作帝的心思,但是找點東西,買點錢拿去做生意還是很有想法的,準確的說確實如此。
何風的心思很簡單,就是去賺個大運,去看看能不能撿個貴重材料,然後上交國家,換取國家的巨額獎金,這樣可以讓勞累了一輩子的父親享享福。何風父母晚年得子,母親在他還沒有記憶的時候便與世長辭了,他是和父親相依為命長大的。
父親是個花匠,以和人修園子來養活父子兩。何風現年十八歲了,以到了加冠之年了,但是由於家境破敗,他這加冠禮也就沒做了。
快到了,這地形和夢中所見差不多完全吻合。咦,這個有點像狼狗的小坡,對就在這兒。看到這裏,何風臉上露出一份發自內心的微笑。這意味著,何風後半輩子生活無憂了。
看著那和夢裏完全吻合的地形,何風激動了。不過這激動很快就過去了,因為微涼的風吹來,給了何風一絲清醒。何風趕忙收緊心思,畢竟好處要拿到手才算是好處,不然就什麼都不是了。
一想到這兒,何風趕忙往小坡走去。一站到小坡上麵,何風頓時感覺到地形與夢中所見完全一樣,小坡坡的另一麵就是穀地了,或者說這小坡便是穀地延伸出來的拱坡。
何風晃了晃他那發絲濃密的腦袋,四處比劃一番,確定無誤後便向那穀底走去。穀不陡峭,順著樹藤和楓樹,便可輕易的滑下去。
不知是不是心裏作用在影響,何風一路尋寶寶顯得異常的順利,這最後關頭也不另外。何風通過抓住樹藤,斷斷續續的便滑進了深達百米的山穀的穀底。
到現在這地形完全與何風的夢中重合了,他現在走的放佛不是一個第一次去的山穀,而是楓林城他父親何堅築的小院子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