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為何以書評入道(1 / 1)

多年前,就看了耳大的《仙逆》,不過真心慚愧,那時是在網上看的盜版。

從《仙逆》、《求魔》到《我欲封天》....

我們隨耳大走過多年歲月,現在他的很多讀者們都已成家立業,我們或已不再年輕......

歲月,或者改變我們很多......

但年近而立之年的我們,仍然習慣性的在每個夜晚,捧讀耳大作品,每每都能從裏麵收獲很多人生感悟:

遙記得,我們當年捧讀《仙逆》:

當讀到“這雨,出生於天,死於大地。中間的過程,便是人生”,領悟的是對生死之概歎

當讀到“愛情就像一條河,左岸是明滅千年的歡笑,右岸是燭光下永恒的沉默,中間流淌的,是年年歲歲淡淡的寂寞”,感受到的是對真愛之渴求;

《仙逆》,順為凡,逆者仙,書寫的實為對“真”的渴求、對“善”的保留、對“美”(愛情)的不絕希望。

~~~

難忘記,我們當年品讀《求魔》:

當讀到“魔前一叩三千年,回首凡塵不做仙”,體會到的是出塵的灑脫,有木有?

當讀到“命運是我的,我自己去選擇;我說它是真,他在我心裏就真的存在;我眼中的世界,旁人看不到”,感受到的是天驕的孤獨落寞,有木有?

當讀到“哪怕是飛蛾撲火。外人豈知飛蛾與火的因果,那是執著,是生命的掙紮,不是火滅,便是蛾焚”,不禁心為之動,因主角對理想的執著追求而傾倒,有木有?

《求魔》,求的其實是真,是人生的希望……

~~~

如今,《我欲封天》開始了。

比起前兩本,《我欲封天》有很多突破之處。

對於《仙逆》、《求魔》,看懂的人往往摯愛,看不懂的便飄過,讀者相對少很多;

《封天》,語言更通俗易懂,且裏麵精神內涵並沒丟,堪稱耳根的轉型問鼎之作。

對耳大而言,敢於寫一個相對生活化、又很另類有自身個性特點(小吝嗇、很霸道、特執著)的主角,且還要包容之前兩本書讀者對”人性”、對“道”的理解在裏麵,難度不可謂不大......

想必,對耳大亦堪稱是一次勇氣的抉擇!

~~~

或許,對於讀者而言,對經典之作有難以磨滅的懷舊情結;對作者而言,最完美的的書,永遠是下一本!

或許,耳大的寫作理想曆代文人一樣,都在追求文學的最高境界----雅俗共賞!渴求寫出暢銷長銷書!

在我們的心中,雖然耳大寫的是仙俠,但從來都覺得很深刻,亦不妨礙他在我們心中的經典地位!

什麼是經典?你喜歡的,就是你心中的經典!這跟作協排名完全是兩回事!

不妨套用一句:這書出自於耳大心中,輾轉與網民手指尖,書迷們在中間領悟的過程,便是人生!”

~~~

耳大曾說,世有大道三千,皆殊途同歸!

耳大以“我手寫我心”入道,嗬嗬,書迷或亦可憑“我口述我感”入道,一樣的執著,一樣的追求......

讀“明史”,而知明朝那些事兒;

品“我欲封天”,方悟修仙那些事兒。

書評其實也可以很精彩!這是一個起始與耳大和追隨他的無數書迷之間的故事,一個“書迷成癡亦要言”的動蕩年代......

業餘愛好,盡量與耳大同步日更新!一起與九峰道友們靜靜品書,不折騰,不起哄...

耳大之後,再無仙俠!

(Ps:寫出書評,其實頗費時間;寫好書評,則更不容易;大夥非喜勿噴!但真心歡迎耳大書友們的各種批評意見...有交流,才能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