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如歸去(已修)(1 / 2)

深秋下雨總是纏纏綿綿,讓人昏昏欲睡。“該死的天氣,完全不想上課啊!”姬風被自己設定的7點10分的鬧鍾吵醒,鬱悶的咕噥著,半閉著眼穿衣服起床刷牙洗臉。

姬風隻是在本市一個三流大學混日子的普通而又不尋常的大學生,姬風平時也有時候逃課,作為一個從艱苦高中摸爬滾打起來的大學生,誰沒逃過幾次課。

沒有辦法,今天是“冷麵鐵寒”曆史老師上課。姬風踩著鈴聲進教室,剛偷偷摸摸坐在最後一排,就聽見老師點名說道:“姬風來了沒?”

姬風還沒落座當時臉就苦了下來。

“到……”姬風承受著全班同學的目光,有氣無力的點到。

站在講台上的周老師鐵青著臉,恰如其同學們給的“冷麵鐵寒”的外號周老師冷冷道:“你就是姬風啊?認識你了。你基本可以不來了,下次再不來,期末考試資格取消!”

說完,也不管姬風的反應,打開書本教案,開始講課。

周圍的同學捂嘴竊笑,姬風也訕訕地對同學笑了笑。

這其實也不能怪周老師,誰要姬風這些天一直逃課,導致教務處都叫他前去談話,想要通過一些循循善誘的方法,問他最近都在忙什麼,為什麼都不去上課了。

姬風支支吾吾的,以他豐富的對敵經驗胡亂扯,推脫說自己最近身體不好嗜睡什麼的。老師也拿他沒辦法,也不是什麼原則性的大問題,就教育了一下放過了姬風。

當然,事情的真相姬風當然不會告訴老師,說了老師也不會相信。恐怕連他自己也不太信吧!

如果有閑暇時間問一句,有誰會發現已經淪為三教九流雜會之地的花鳥市場的深處,竟然藏著一座不大不小的城隍廟呢?

起碼忙忙碌碌朝九晚五的人們不會,他們關注的是碗裏的肉,眼裏的上司。城隍廟?那可是老黃曆了!

如今很多人都吵著鬧著說這個時代的薄涼,其實或許浮躁的是他們自己的內心罷了。

明朝?又或者是清朝始建的城隍廟有些年頭了,青磚牆的紋理刻下了歲月的凹痕。木質的門框上麵朱紅的漆已經蹭蹭剝落,露出了原本木質的灰褐色。

每次姬風進來的時候都要弓著腰,生怕自己一不小心把低矮的門牌撞掉下來。小的時候姬風一蹦,光封門牌的黃泥就簌簌往下掉不說,更關鍵的是小腦袋上長了一個包,小姬風痛的哇哇大叫。

從那時候起,童年就有了陰影,走路都十分注意,像掉進溝裏在姬風身上是絕對不會發生的。

雖然這低矮的建築在姬風的童年裏有了深深的烙印,可他卻始終喜歡往這小小的香火稀少的城隍廟裏鑽,不僅是打小喜歡那種安靜幽深的環境,而且隻有很少的人知道這裏麵其實別有洞天,更何況記錄下了童年的點點滴滴。

“劉老爹!劉老爹!”姬風冒冒失失的衝進城隍廟後院,帶起一陣風。

這後院是和這廟一起修的,植樹理花,養雞種菜。劉姓老頭就和劉老太居住在這裏的。

老先生和老太太平時也沒什麼活動,周圍的人們不知道他們從何而來,何時而來。周圍的鄰居換了一茬又一茬,可他們老夫妻就一直負責這小廟的衛生和廟祝工作。

這老劉和劉奶奶平日裏生活悠閑自得,就像一對普通的老年夫婦一樣,甚至相比那些看起來同齡的更為前衛。

老兩口不僅時常和街道辦的大媽們有一些“互動”,還有的是到旁邊的花鳥市場裏溜達溜達,下下棋聽聽說書,和那些退休的老人沒什麼兩樣,有時乘興吼兩嗓子京腔,還常常遭到白眼與哂笑。不過老劉依然樂此不疲,當然偶爾的叫罵也免不了。

老劉膝下無子,更無孫子,姬風也不曾聽老劉說起過有什麼其他親人,一直是老兩口過日子。

姬風一個勁往裏跑,劉奶奶正在庭院裏喂雞,見到姬風進來,眼睛眯成了彎月,又然後看到這小子衝進來把雞嚇得直撲騰翅膀,雞毛和灰塵一起飛舞。把小小的庭院鬧得一團糟。

劉奶奶假裝生氣,眉毛蹙在一起嗬斥道:“你這混小子,天天火急火燎的,走路看不看路?要你爺爺在……”

劉奶奶突然停住了,眉毛又舒展開,又歎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