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你是一個優秀的女孩,並且為你的學業進步而高興。每當看到你那優秀的成績單,我佩服有加。從信中得知,你在校頗得老師寵信,也可謂“小荷才露尖尖角”。但祝福過後我仍然要提醒你,學無止境,切莫滿足。
你還有一年就要畢業了,拿著畢業證書就要加入社會這個大熔爐,而我仍然在校攻讀我的大專,我深感知識的重要且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遇。當我告知你我將繼續深造時,你刹那時沉默過後,關心的是我畢業的日期。你知道嗎?好勝的我上進心未減,你這樣表現已讓我反感和厭膩。
更為意外的是,與昔日同學相聚時,你會因為我跟別的女孩子說話而沉默地表示著抗議,你知道嗎?你掩飾不住的難堪已讓我覺得你變得很自私。
斌,我之所以要對你說再見,委實不是想傷害你。我真誠希望我們能好好調整自己,不可步入感情的誤區而陷得太深。到我們事業有成時再重新開始也不晚。我知道你會很痛苦,我已讀懂了你信中的憂鬱和目睹你那委屈的小淚滴,而我卻沒有別的選擇可以讓我們更為明智地剖析自己。
我並非要求你原諒,因為原諒會讓我覺得你在恩賜。我隻希望我們再見亦是朋友。不再為情所困,為情所累。需要我們去做的是如何構築我們理想的新藍圖。
斌,我的朋友——再見!
腳踏現實的肥沃土壤,心向理想的蔚藍天空。
以出世的精神,過入世的生活
聞秋宏
如今,幹上教書匠這一行,未免有些不合時宜了。然而在這條路上,我卻走得輕鬆自如,活得有滋有味。因為,有一個信念在支配著我的人生,那就是:“以出世的精神,過入世的生活。”
記得大學時代,我們一幫小有才情的同窗好友,常常“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海闊天空,胡聊神侃,麵對複雜變化的周圍世界,自以為“天將降大任”於我們,立誌“保持革命節操,不與世俗為伍”。我們崇拜屈夫子清高獨潔,羨慕陶淵明田園歸隱,欽佩魯迅的橫眉冷對,追求三毛的瀟灑飄逸……
然而,在那個多雨的7月,我們抱頭泣別的時候,一位頗同情我們的副教授卻在我的紀念冊上寫下:“以出世的精神,過入世的生活。”
既然有出世的精神,何必又入世地生活?對此我難以理解,亦不以為然。
“舉世皆醉我獨醒,他人皆濁我獨清。”當我如此昂首步入現實的鐵門時,我才發現,身當今世,純粹出世的生活是多麼地沉重,多麼地舉步維艱。領導說我狂妄自大,同事說我恃才自傲,父母說我天真幼稚,親戚說我不通人情,連女友也說我古怪孤僻。一年的現實生活,我可以說碰得頭破臉腫,渾身盡是不是處。而那些同窗呢?開始鴻雁頻飛,互相鼓勵;但漸漸地都是訴苦說怨,互道不平;最後,一個個差不多都偃旗息鼓,不再提起昔日輝煌之夢了。
在一個不眠之夜,我翻出那本厚厚的紀念冊,撫摸一張張笑容,重溫一幕幕舊景,想起今日四麵楚歌的境地,我止不住潸然淚下了——生活啊,你是多麼地真實而殘酷!你破滅了多少個純真而幼稚的幻念!
淚眼中現出那一行蒼勁的文字——以出世的精神,過入世的生活。
是啊,入鄉還須隨俗,何況生活在現實之中,怎麼能夠脫離現實?如果真的脫離現實,又何必來到這個世界?出世的精神固然可貴,但過分的出世無異於遁入空門;世俗的生活固然可鄙,真正的入世卻也充滿人情。我的生活有了嶄新的信念,我的心中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課上,麵對一雙雙期待的眼睛,我談古論今,滔滔不絕;課後,我跟同學們打球、郊遊,交流思想。看到他們健康地成長進步,我感到自己充滿活力,永遠年輕。辦公室裏,我跟同事們切磋工作,探析疑難;偶爾又同他們嬉笑怒罵,談笑風生。在這個集體中,我體味到和諧融洽的友情。有時我同家人出外探親,盡禮盡節;有時我獨自登門訪友,說長道短。在你來我往之間,也使我認識不少相異的心靈,看到許多世態人情。
成家後,我的生活更豐富了。有時我伏案埋首,奮筆疾書,妻坐一旁,或打毛線,或看閑書,有“紅袖添香夜讀書”之趣;有時我們一起下廚房,操刀掌勺,夫唱婦隨,有鍋碗瓢盆交響之樂;也有的時候,我們一言不和,大動幹戈,爾後夫妻向隅,鍋台冷落,但終於一句玩笑,兩心釋然,破涕為笑了……
雖然工作很辛苦,雖然地位很卑微,雖然收入很有限,雖然有許許多多的不如意,但是因為有出世精神超然塵囂,有入世的生活充實心靈,使得我的生活充滿陽光,充滿歌聲。
“以出世的精神,過入世的生活”,就是腳踏現實的肥沃土壤,心向理想的蔚藍天空,這樣的生活,不亦樂乎?
寫完後,我的臉一陣陣地發燙,心裏亂成一團,戀情,在該來的時候不知不覺地來了。經過一番番苦苦掙紮後,不僅沒有把感情擺脫反而更強烈的我終於體會到了“感情來易來去難去”的真正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