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落花入懷且入眠(1 / 1)

很多年後,皇上終於實現了他的諾言,他放過了十四,隻罰他去守了太廟,十四離京的時候曾派人來,希望和我見上一麵,我知道這一別估計就是永別,可想了很久,還是隻回了一句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

十七漸漸長成了一副成人的樣子,他有了自己的福晉,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自己的前途,也許他就不再需要紫菀花的味道了吧!

我想,很多事情,時間也許是最好的解決方法。不去理會,讓那些往事隨風而去,許多年後再想起,許就是另一番曾經了。

而和碩怡親王胤祥,則於雍正八年五月初四日薨逝,時年44歲。詔複其名為胤祥,配享太廟。六月諡號為賢,並將“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八字冠於賢字上,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個享有如此禮遇的親王。

而這些殊榮與我無關,與我的夫君—十三,一個平凡的老百姓無關,我們隻是眾多看熱鬧的人中的一員,過著安穩的日子,琴瑟在禦,莫不靜好,我再也不用擔心什麼宮廷爭鬥,不用去管什麼家族事務,我就是一個山野村婦,隻合守蓬窗、古道、梅花帳,世間的紛擾與我不過過眼雲煙,如今我和十三住到了一處偏遠的山區,和靈樞道長為伴。

時值七月,正是一年中最炎熱的時候,可我們住的地方,卻綠樹成陰,流水潺潺,傍晚的涼風隨水吹來,浮起一陣漣漪,蛙聲陣陣,蟬鳴悅耳。

下午我和十三拿著鄰居老人自製的魚竿,坐在樹陰下垂釣,白荷點點,翠葉張張。等到日落的時候,登上後山去看晚霞夕照,賞夕林樵木。有次興致來了,我還隨口吟頌出一句:殘雲吞落日,弓月彈流星。十三如今也能認真的教起我來。等到傍晚,月亮出來,月色如洗,四下蟲聲如浪,遠處的稻田隨風起鳴,便將竹榻放置在籬笆下。端上自己做的溫酒熱菜,對著月光小酌幾杯,談笑幾句,吃一頓晚飯。洗完澡,穿了涼鞋,拿了芭蕉扇,在院子裏鋪上一張涼席,隨便坐著或是躺著,聽靈樞道長講那些傳說中的鬼怪神話故事。直到三更的時候才收拾好東西回房睡覺,自在逍遙,恍如仙境。

籬邊種了一大片的紫菀花,九月的時候,紫菀開的滿園都是,關柱聽說這裏的紫菀開的漂亮,便和他的妻子兒女一起過來觀賞,一家人吃蟹賞菊,倒也別有趣味。

我和十三在這兒種了些瓜果蔬菜,供家用開銷。他畫畫,我紡繡,換來的錢就用來買酒菜。雖然布衣粗食,也很安心,很快樂。

無聊的時候十三也會追問我,九爺和九福晉究竟跟我說了什麼,我也隻笑著說,不記得了。有些事情,要是糊塗能讓我快樂,我何樂而不為?

紫菀開遍時,便是歸根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