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進步,航空母艦、破譯電台、魚雷等都相繼出現,有越來越多的高科技產品被投入戰爭中去,而美國毫無疑問是高科技的使用者。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後,美國將會用什麼來反擊呢?日本能夠攻打下中途島嗎?
珍珠港被偷襲擊了!
日本在1941年偷襲了美國的一個大港口——珍珠港,並且發動了太平洋戰爭,在之後三個多月的時間裏,便幾乎完全控製了整個西太平洋。
在這幾個月裏,東京市民排著長隊、揮舞著國旗,湧到皇宮門前舉行祝捷大會。然而,在這些熱鬧歡騰的背後,有一個人總顯得心事重重。此人便是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日軍偷襲珍珠港成功後,他就曾冷靜而清醒地指出:我們隻是喚醒了一個巨人,必須在巨人尚未起身之前,完成襲擊珍珠港未竟之事業,徹底擊毀美太平洋艦隊。因此,山本五十六竭力讚成聯合艦隊參謀長宇垣少將提出的進攻中途島的計劃,認為若能占領該島,就可以將該島作為日機空中巡邏的基地,威逼夏威夷,又可誘出美國艦隊,在決戰中予以殲滅。
美國方麵又是怎麼樣的呢?珍珠港事件後,尼米茲接替金梅爾出任美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到任後,很快組織了隻有4艘航空母艦及其護航艦的艦隊。這支艦隊襲擊了在中太平洋島嶼上的日軍,緊接著實施一項令人震驚的作戰計劃——轟炸東京。
正在狂歡的日軍被打醒了:美國還沒有輸,日本必須加快新的進攻步伐!日本很快就計劃了中途島海戰,並把這一計劃命名為“米號作戰”。
聰明軍官的大發現
美國海軍情報局在與英國及荷蘭的緊密合作下,成功破譯了日本海軍主要通信係統的部分密碼。在解讀日軍的通信中,他們知道了“AF方位”將會是日本海軍的下一個攻擊目標。然而他們偏偏破解不到“AF方位”的位置。一些美軍的高層將領認為,“AF方位”便是中途島,另外一些人則認為是阿留申群島。然而,任憑聯軍解碼科技多麼先進,仍然不能很快破解“AF方位”的正確位置。
正當美軍高層在傷腦筋時,一名年輕軍官卻想到了一個能夠確認“AF方位”是不是中途島的妙計。他要求中途島海軍基地的司令官以無線電向珍珠港求救,說中途島上的食水供應站出現了問題,整個中途島麵臨缺水的危機。不久,美國海軍情報局便得到一則JN-25信息,內容果然提到了“AF方位”的缺水問題。“AF方位”被證實為中途島,也就是日本海軍的下一個攻擊目標。
中途島海戰的戰幕即將拉開!
魚雷還是炸藥?
在日軍航母到達中途島的時候,由於隻是和空軍對戰,並沒有發現美國的艦隊。日本指揮官下令把魚雷卸下,換成對地的高爆炸藥。因為有了JN-25密碼,美軍對日本可以說是了如指掌。
日軍的這個命令剛剛下達,美軍的艦隊就出發了。這時候,日軍的偵察機也發現了美軍的艦隊,10艘戰艦向日軍開來。在查清了這10艘戰艦中有一艘是航空母艦的時候,日軍又趕緊把飛機上的炸彈換成魚雷。可惜時間已經來不及了,美軍的飛機已經趕到了。日本的飛機連裝彈的時間都沒有,隻剩被動挨打的份兒!這樣一來,開戰伊始便勝負已分。
中途島海戰的特點是雙方海上戰鬥編隊在艦炮射程之外,以艦載航空兵實施突擊。此次海戰改變了太平洋地區日美航空母艦的實力對比。日軍僅剩大型航空母艦2艘、輕型航空母艦4艘,從此喪失了在太平洋戰場的戰略主動權。
你知道什麼是“航空母艦”嗎?
航空母艦是以艦載機為主要作戰武器,作為海上活動基地的大型水麵戰鬥艦艇。依靠航空母艦,一個國家可以在遠離自己國家的地方,不依賴當地的機場進行軍事作戰行動。世界上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航空母艦,是1918年5月完工的,排水量為1.4459萬噸,可載機20架。它的誕生,標誌著世界海上力量發生了從製海到製空、海空相結合的一次革命。